自传我叫李巍,性别男,汉族人,1990年5月11日出生,籍贯山东省德州市,政治面貌为共青团员,本科就读于沈阳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现为基础医学院2010级临床医学15班团支书。家庭成员父亲,李付昆,政治面貌为党员,在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巡警大队工作;母亲,何立元,政治面貌为群众,原丹东市金城电机厂工人,现已退休。我出生在辽宁省阜新市蒙古族自治区,三岁时随父母单位调动定居到辽宁省丹东市,并至今。我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里从小就在一个爱国气氛很浓的家庭中长大的,父亲曾是一名光荣的军人,母亲曾是一名部队幼儿园教师。我的姥爷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参加革命的老前辈。后来经新疆军区司令员任荣介绍入党,离休后仍然是一名爱党积极分子。小时候每当节假日,家里人在一起吃团圆饭的时候,姥爷总是要穿上他的那件老军装带上一枚枚军功章给我们讲讲他当年参加革命的经历,并教育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赶走日本侵略者打败蒋家王朝,建立的新中国。姥爷的那些故事也许这就是我最早对党的了解,他教导我要永远拥护中国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换来的。所以我是沐浴在党的阳光下,伴随着部队嘹亮的军歌声中成长起来的。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我从小时候起,就养成一个雷厉风行的习惯,做起事来谦虚严谨,有理有条。在军营里,接触不到外界,使我养成一个比较天真、单纯的性格,因此在有些问题上我的想法也过于简单,这也是我的一个缺点。一九九六年带着对学习知识的憧憬,我进入了丹东市海华小学,从此开始了我的学习生涯。在小学时我一直受到老师们的喜爱,同学们也认为我是一个值得交往的朋友。在小学四年级我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少先队,带上了我向往已久的红领巾。之前老师教导我们,鲜艳的红领巾是革命先辈们用献血染红的,是少年先锋队的标志,只有学习优秀,尊敬师长,勤俭节约,懂得礼貌的学生才配佩戴它。现在我还记得当时我们大队辅导员老师带领我们背诵那段神圣的宣誓词时,我抚摸着胸前的红领巾,心里暗暗下决心“我一定要更加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辜负老师和家长们的希望”!在小学的六年中,我虽然没当上班里的班长,或是班里其他重要班委,但是我一直是我们班里的卫生委员,因为我一直受到我家庭的熏陶,有着一种军人气质,讲究干净整洁、整齐划一,办事认真。所以在我的带领下,我们班的卫生评比几乎次次都是满分,因此流动红旗就一直挂在我们班教室的门前。在工作中多次得到老师的肯定,我也有幸多次在红旗下讲话和担任班里的升旗手,在业余期间我还参加了学校的乐器队和计算机特长班,担任过萨克斯声部长和计算机科代表,在每周一早晨升国旗的时候我们乐队都会在国旗下演奏《义勇军进行1曲》。也就是从那时起,每当国歌响起,强烈的爱国之情就已经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也许我对党的感知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每当唱到国歌的最后一句时“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我仿佛都感到有一股强烈的血流涌上我的心头。二零零二年我升入丹东市第二十一中学。在这个陌生的新环境中,我想起了上初中前的假期母亲曾对我说过,你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在初中的学习中要学会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给自己找到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努力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青团做一名党的好孩子。虽然那时的我并不太明白母亲的话,但我还是深深的点了点头。初中新开设了政治与历史课,这让我了解了许多有关中国共产党和我们国家的基本知识,同时我也深深的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建党时的艰难。当时由于我在的班级是校实验班班里学习好的同学层出不穷。所以初一时我在班里一直是一名中下等生,到了初二我开始在学习中有所突破,在半年的时间里我在班里提高了将近20名,一时间老师和同学们对我那真是刮目相看。可是好景不长,一场非典型肺炎传染病在我国,全国性蔓延开来了,我又不料刚好得了一场重感冒,一直高烧不退还总咳嗽,因此我被隔离回家了。有那么一个月,我只能独自待在家里,好在我们班的班长也是我们家附近的邻居。他每天放学后都冒着可能被传染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