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XX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VIP免费

XX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_第1页
1/3
XX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_第2页
2/3
XX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_第3页
3/3
XX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十六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转自农博网)农业部18日发布了规划期为2008-2015年的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棉花、油菜、甘蔗、苹果、柑橘、天然橡胶、肉牛、肉羊、奶牛、生猪和出口水产品等16个分品种的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至此,全国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从总体规划到分品种规划的体系已基本形成。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提出未来8年将重点培育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棉花、油菜、甘蔗、苹果、柑橘、天然橡胶、肉牛、肉羊、奶牛、生猪和出口水产品等16个优势品种,在全国划定58个优势区。●有关资料显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实施成效显著。2007年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集中度分别达到98%、80%、70%和59%,四大粮食品种九个优势区域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85%,两大苹果优势区鲜苹果出口额约占全国的70%。●总体目标。到2015年,重点培育16个优势农产品,形成一批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一大批优势农产品生产重点县,形成一批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体系基本形成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农业部编制完成并于日前印发了规划期为2008-2015年的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棉花、油菜、甘蔗、苹果、柑橘、天然橡胶、肉牛、肉羊、奶牛、生猪和出口水产品等16个分品种的优势区域布局规划,这是继2008年8月《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这一总体规划发布实施后,我国在以规划引领优势农产品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上采取的又一重要举措。至此,全国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从总体规划到分品种规划的体系已基本形成。据了解,自2007年4月开始,农业部着手编制各品种规划,第1页共3页组织专门力量深入调研,多次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有关专家学者、地方农业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多方收集和分析信息,对上一轮规划,即《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中涉及到的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甘蔗、苹果、柑橘、生猪、奶牛、肉牛、肉羊、出口水产品等14个品种发展情况逐一进行了总结梳理和深入分析,明确了适应当前形势的产业发展战略和突破点;对新增列的马铃薯、天然橡胶2个品种,在深入摸清现状的基础上,找准发展思路和切入点。各分品种规划均数易其稿,最终分别于近期编制完成。与总体规划相比,各分品种规划内容更加详实和具体,既系统梳理了上一轮规划的实施成效,又从市场供求、发展潜力、制约因素等方面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品种的发展前景;既结合今后的发展需求、当前的发展状况,提出了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又从各品种资源禀赋、技术条件、市场区位、生产规模、产业基础等方面出发,划分了各自的优势区,对各优势区的基本情况、优势分析、目标定位和主攻方向等方面予以细化,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农业部相关人士表示,考虑到各品种的发展基础不同等因素,在深入分析可能与需要的基础上确定了相关规划指标,到2015年:种植业方面,优势区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大都在70%以上;畜牧业方面,优势区牛肉、羊肉、牛奶和猪肉的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在45%-83%之间;渔业方面,优势区内优势水产品出口量和出口额占全国的比重分别达到76%和73%。为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各品种规划分别从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强化科技支撑、保护和利用资源、强化生产指导等方面提出了更具产业发展特色的保障措施。相关专家认为,各品种规划编制较好地处理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保留了上一轮规划的精华,又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在原有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为全面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规划的实施,必将对我国优势农产品在进一步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第2页共3页营和增强市场竞争力上发挥积极作用,进而有力促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3页共3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XX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