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选拔培养意见各镇党委,****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市委各部委办局,市各委办局(公司)党委(党组、总支、支部),市各直属单位党委(党组、总支、支部),省、XX市属驻新单位党委(党组、总支、支部):为全面加强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工作,建立符合后备干部成长规律的选拔培养工作长效机制,努力提高后备干部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为全市科级领导班子建设提供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门类齐全、数量充足、堪当重任的后备干部队伍,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干部在一线锤炼、组织在一线考察、苗子在一线提拔、实绩在一线体现”的工作要求,提出如下意见:一、坚持标准、规范程序,健全完善后备干部的选拔机制(一)坚持选拔标准。选拔后备干部要坚持干部队伍建设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根据《干部任用条例》的六条标准去发现和选拔后备干部。及时把优秀青年干部选拔到后备干部队伍中来。(二)规范选拔程序。选拔后备干部,要坚持民主集中制,扩大民主,提高群众的参与度。要努力拓展后备干部的选拔渠道,引入竞争择优机制,积极探索以公推公选等方式选拔后备干部。选拔后备干部的基本程序是:1、制定方案。根据组织部门研究选拔后备干部的工作方案,明确选拔后备干部的条件、数量、程序。2、公示。向社会公布选拔后备干部的有关信息。3、组织民主推荐。参加推荐人员按年终领导班子考核测评会议范围确定。民主推荐前应进行动员,公布推荐条件、名额,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青年干部名册。4、反馈民主推荐结果。组织部门向镇、市直单位党组织反馈群众推荐情况,并根据基层领导班子建设需要,以超过参加推荐会人数30%的赞成票,取前若干名,作为镇、市直单位党组织集体研究推荐后备干部人选的范围。第1页共4页5、镇、市直单位党组织研究推荐。各镇、各单位党组织参考反馈情况,综合分析,集体研究确定后备干部人选先后排序,上报组织部门。6、执纪执法部门审核。组织部门汇总各镇、各单位党组织推荐情况,形成后备干部初步人选名单,交纪检(监察)、检察院、人口与计划生育局等部门审核把关。7、分类能力测试。对后备干部进行职业设计调查,了解后备干部的兴趣爱好、专业水平、工作经历、职业取向等。在此基础上,按经济管理类、党政群团类、城建旅游类、农林水利类、司法系统类、科技文卫类、财政金融类、现代商贸类组织能力测试,当场点评,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8、建立后备干部库。根据推荐和能力测试情况,分类建立近期培养使用、中长期培养使用后备干部名录库。(三)优化后备干部结构。着眼于中、长期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注意发现和培养年龄较轻、潜力较大的优秀后备力量。在后备干部队伍中,30岁左右的干部要占有一定比例,女干部不少于总数的20%,非中共党员干部不少于总数的15%。选拔30岁左右的后备干部,主要看基本素质、发展潜力,工作年限、职级要求可以适当放宽。二、加强理论武装,增强党性修养,建立经常、持久、深入的学习机制(四)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后备干部,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增强执政为民理念,加强党性修养。引导后备干部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不断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加强理论培训教育。对后备干部每年必须集中培训一次。组织部门、党校要努力办好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突出党性锻炼和理想信念教育,不断丰富理论教育的内涵,提高教育培养质量。继续充分利用各种优秀的干部教育资源,举办好各种高层次的培训班,提高后备干部理论教育、知识培训的层次。(六)建立后备干部在职自学制度。对全市科级后备干部第2页共4页的在职理论学习实行“三统一”:由市委组织部对后备干部理论学习每年统一提出要求,统一下发理论学习笔记本,统一组织检查考核。加强对后备干部理论学习的督促激励。三、加强后备干部能力培养,形成有利于后备干部健康成长的实践锻炼机制(七)要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努力提高后备干部科学判断、组织协调、团结协作、应对复杂局面、依法办事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