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热管能量回收装置在纺织厂中的应用摘要:在纺织行业中,某些工厂厂房为保证工艺及劳动保护的要求,需要大量的排风,为此现行标准规范要求这类厂房的空调系统应采用直流式空气调节系统。然而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冬季比较寒冷,如果机械地遵照规范执行的话,一方面会造成环境的热污染,另一方面又会由于巨大的新风加热量而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我通过在有关工程设计中的一个实例,说明了低温热管的应用在这种能源回收中的显著作用,及该应用在相应领域中广泛的使用前景。关键词:焓值饱和蒸汽直流式空气调节系统新风量低温热管1·引言: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中第6·3·13条的要求,一些空气调节系统应采用直流式空气调节系统,即全新风系统,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夏季空气调节系统回风焓值高于室外空气焓值;(2)系统服务的各空气调节区排风量大于按负荷计算出的送风量;(3)室内散发有害物质,以及防火防爆等要求不允许空气循环使用;(4)各空气调节区采用风机盘管或循环风空气处理机组,集中送新风系统。如此看来,在纺织行业中,许多车间由于生产工艺的要求,造成车间内的高热高湿,甚至还可能造成车间内弥漫着对人体有害的气体,这样就需要大量的排风才能满足车间内的卫生要求。在这种车间环境下,空调送风必须采用直流式空气调节系统。而直流式空调系统冬季所需要的新风加热量,占车间总供热能量的比率是非常高的,同时排风中的余热如不加处理和利用就将成为了一个巨大的能源浪费,同时还会造成对环境的热污染。2·举例说明:下面,举两个普遍使用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例1:印染车间:在印染过程中,对纱或布的处理,是在一定的高温热水和化学药剂混合的条件下在染纱锅内蒸煮完成的,所以染纱锅内水的加热量、加热温度要求稳定可靠。染纱锅内的热水一般采用的是0.6MPa或0.3MPa的饱和蒸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加热。在生产中为了操作方便这些染纱锅通常处于敞开状态。有些工厂在染纱锅上部采用接受式排风罩,使大量水蒸气直接排出车间;而有些工厂则直接将大量水蒸气扩散到车间环境内,使得车间环境夏季焓值远大于室外空气焓值,这时通常采用墙上安装轴流通风机的方式,将高焓空气直接排出室外,而在冬季,由于这些水蒸气中所含化学药剂中有一定的酸、碱成分,不宜回收。为了满足操作工的劳动保护要求,车间内需要采用直流式空气调节系统,夏季送低温风,冬季送干热风。在冬季当室外温度低于18℃时,送入车间的空调风就要求采用0.3MPa的饱和蒸汽进行加热,耗热量很大。在北京地区,一个日染色能力将近10吨的印染车间,冬季送风量大约为每小时3万立方米,送风温度为22℃,送风加热采用0.3MPa的饱和蒸汽,用量为0.6T/h;同时,为防止排风天窗因室内外温差而产生凝结水,需要设置的天窗排管,天窗排管所用的热媒为0.3MPa的饱和蒸汽量,用量为0.1T/h。而生产工艺此时要求的用汽量为0.3MPa的饱和蒸汽最大量为0.4T/h;0.6MPa的饱和蒸汽最大量为8.4T/h,平均量为2.9T/h。由此可见,冬季直流式空调系统新风加热所需要的蒸汽量与整个车间所用蒸汽总量相比,其比值还是很高的。因此,如果将冬季散失在车间内的工艺用蒸汽余热量进行回收并再利用,就可以满足车间新风加热所需的热量的要求,减少整个车间所用蒸汽总量。例2:粘胶短纤维的纺练车间:这种生产车间的工艺流程为纺丝→牵伸→切断→精炼→烘干→打包。其中,由于生产工艺的需要,纺丝、牵伸工艺的浴液中会挥发出大量的CS2、H2S气体。尽管设备尽量进行了密封,但在运行过程中,仍然会由于操作及密封的问题造成CS2、H2S气体的泄漏。为保证车间的空气环境,纺丝车间(包括纺丝→牵伸→切断工艺)、精炼车间(精炼)、烘干车间(烘干、打包)内的设备均采用局部排风,同时纺丝车间、精炼车间还设有全面排风系统,车间内的总排风量远大于按负荷计算的送风量,所以空气调节系统只能采用直流式系统,造成在冬季新风加热量很大。以某年产两万吨粘胶短纤维的纺练车间为例,车间内总的新风加热总量大约为2864kW,折合0.3MPa饱和蒸汽量为4.8T/h,同时烘干机采用的是蒸汽盘管烘干纤维,所用的蒸汽为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