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超高层建筑群地下室岩土详细勘察报告1、前言1.1拟建工程概况XX项目由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受其委托,我XX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水文工程大队承担其拟建场地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拟建项目为综合性住宅小区,由高层和低层建筑构成。本次详勘涉及11~18层高层建筑19幢,1~2层的低层建筑3幢,部份主楼(13#楼)下设地下室一层。拟建工程由XX基准方中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根据设计方提供的拟建筑物岩土工程勘察要求等基本资料,各拟建建筑物基本特征见表1.1。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关于岩土工程勘察分级划分标准,拟建项目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三级,场地复杂程度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为二级地基,故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1.2勘察目的、任务和技术要求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技术要求,本次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在于:1.2.1按现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中“详细勘察阶段”要求进行;1.2.2查明有无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及其它不利影响,提出合理处治措施;1.2.3查明荷载影响范围内各岩土的分布、厚度、深度、均匀性及物理力学性质;确定卵石土的密实度和岩石的风化等级,并划定其界限;1.2.4查明古河道、塘堰、沟、坑、洞、墓穴、各种地下管网及其它地下障碍物的分布范围、深度、堆积及回填物;1.2.5判定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场地地震安全性;若遇可液化地基,进行地震液化评价,并提出处理措施和建议;1.2.6论证分析可供采用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提出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建议,提供与设计要求相对应的地基承载力及变形计算参数,提出设计与施工的合理建议;1.2.7提供基坑开挖的边坡稳定计算和支护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论证其对周围已有建筑物、地下设施和斜坡的影响;1.2.8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类型、水质。提出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并提供含水层的主要水文地质参数和抗浮设计水位的绝对标高。1.3勘察技术依据1.3.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3.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1.3.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3.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3.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1.3.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1.3.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1.3.8《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1.3.9《XX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1.3.10《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3]144号;1.3.11《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书》(委托方提供)和《XX岩土工程勘察要求》(设计方提供)。1.4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完成情况根据勘察技术要求,在充分搜集本地区已有地质资料及工程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设计要求,按有关规范规定,开展本次勘察工作。1.4.1勘察方案设计1.4.1.1勘探点的布置:为掌握地基土在拟建建筑物范围内纵横方向上的分布情况,满足工程地质评价要求,本次勘察按拟建建筑物周边线及角点布置勘探点,共布设勘探点259个(建设方认可),间距4.4~36.5m,其中控制性勘探点82个,占总数的1/3多,符合规范要求;控制性钻孔中选取19个钻孔,对其实行全断面取芯钻探,同时兼作波速测试孔。其位置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附图01)。1.4.1.2勘探点深度:为掌握地层纵向变化,特别是软弱下卧层分布,对于高层建筑需满足沉降计算及施工方面要求,勘探点深度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初步确定,根据野外施工情况予以调整。1~2层低层建筑:一般性钻孔6.7~9.8m,控制性钻孔9.9~10.9m。11~18层高层建筑:一般性钻孔6.7~12.00m,控制性钻孔7.6~21.5m。1.4.1.3测量放孔:根据建设方提供的建筑物总平面图,由专业测量人员采用全站仪进行实地测放,孔口高程以建设方提交的高程控制点进行引测,为黄海高程系统,高程及孔位误差符合规范要求。1.4.1.4钻探:采用液压SP-100型钻机钻进,钻进时采用植物胶固芯护壁金刚石钻头回转钻进新工艺进行全断面取芯,岩芯采取率达85%以上,并对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