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芳波部) 保教研究课堂改进时间2015-5地点:芳波部小 2 班教室活动名称:《大公鸡穿花衣》音乐记录人:曾佳活动目标:1、理解歌词,对歌曲《大公鸡穿花衣》有初步的感受。2、知道大公鸡的衣服是五颜六色的,愿意和同伴一起演唱歌。活动准备:童易软件、歌曲音乐、大公鸡图片、公鸡头饰若干活动过程:一、律导入动《快乐的大公鸡》师:播放歌曲旋律(无歌词),带领幼儿做各种大公鸡的有趣动作。幼:边听音乐边跟着老师模仿大公鸡的各种动作。师:(音乐止)今天我带来了一个朋友,看看它是谁?(出示大公鸡图片)幼:大公鸡。师: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大公鸡幼 1:漂亮的大公鸡。幼 2:五颜六色的大公鸡。……师小结:大公鸡穿了一件花花衣,可真漂亮呀!师:(教师旁白)大公鸡,爱玩耍,跑到动来跑到西,玩得身上脏兮兮,慢慢洗来慢慢擦,花花衣儿变干净。师:咦?大公鸡去干吗?幼:去玩了。师:他身上变得怎么样了?幼:很脏的。师:花花衣弄脏了?那可怎么办呢?幼 1:脱下来,叫妈妈洗一洗。幼 2:到水里洗一洗。幼 3:用毛巾擦一擦。……二、欣赏歌曲《大公鸡穿花衣》过渡: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里面大公鸡是怎么办的?1、初步欣赏播放童易软件,欣赏图片,(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词表达的内容。)师:妈妈平时洗衣服是用什么洗的?幼 1:用水洗的。幼 2:用洗衣机洗的。(附材料照片)分析:——这个问题指向不明确,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太宽泛,应调整为“大公鸡穿了一件怎么样的花花衣?”,更利于幼儿思考和表达。——这个环节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表达,但教师应通过自己有效的小结一笔带过,时间太长。——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大公鸡洗花花衣的情形形成鲜明的对比,帮助幼儿理解大公鸡的特性,课例(芳波部) 保教研究幼 3:用肥皂粉洗的。……师:那歌曲里的大公鸡是怎么洗澡的呢?幼:也是用水洗的。……2、再次欣赏师:大公鸡要不要用肥皂和水呢?幼:不用的。师:它是用什么洗它的花衣服的呢?幼 1:用沙子洗澡的。师:你们还有谁听到了用什么洗澡吗?幼 2:扑棱、扑棱的声音。师:怎么会有扑棱的声音呢?幼:大公鸡用沙子洗澡发出来的。师(小结):大公鸡和我们小朋友不一样,身上的花花衣脏了不用肥皂、不用水,用沙子洗澡,听他洗澡的时候还会发出“扑棱、扑棱”的声音,谁愿意来试一试呢?幼:个别幼儿模仿这个乐句“扑棱、扑棱,用沙洗!”3、理解歌词师:将歌词串成儿歌示范朗读幼:跟着老师学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