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平时的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三角形,在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和利用他们已掌握的学习方法,教师把课堂教学组织生动、活泼,突出知识性、趣味性和生活性,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通过量、拼、撕等操作学具活动,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主动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生亲自动手和归纳中,感受到理性的美。 四、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验证所有三角形的内角之和都是 180°。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三角形等。 学具准备:三角形、量角器等。 六、教学流程 1、 谈话激趣设疑导入: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和鼓励。首先以三角形大家庭的争论:“谁的内角和最大?”为知识切入点,让学生来评理,当一回公正的法官{激趣},你认为哪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大呢?用什么方法验证{设疑}?这样,教师在很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愿望和兴趣,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2、 猜想:学生有了探索的愿望和兴趣,可是不能没有目标的去探索,那样只会事倍功半,甚至没有结果,这时让学生大胆猜想,形成统一的认识,使后边的探索和验证活动有了明确的目标。 3、 验证(自主探索):学生形成统一的猜想(即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 度)后,把课堂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数学探究活动(既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是 180 度?),在活动中,不像过去那样告诉学生怎么动手去验证,让学生做机械的操作员,不是随意放开让学生盲目的操作,而是把放和引有机的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从不同的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但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验证活动,而且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和想象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论证推理能力。具体过程为: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看一看。 4、 巩固内化:俗话说的好:“熟能生巧”。数学离不开练习,要掌握知识,形成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