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导管风险管理制度多篇VIP免费

导管风险管理制度多篇_第1页
1/13
导管风险管理制度多篇_第2页
2/13
导管风险管理制度[精选多篇]第一篇:导管风险管理制度导管风险管理制度一、导管风险分级:1.高危风险导管。(口/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t管、脑室外引流管、胸腔引流管、动脉留置针、吻合口以下的胃管、鼻胆管、胰管、腰大池引流管、透析管、漂浮导管、心包引流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的导尿管、三腔二囊管。2.中危风险导管。各类造瘘管、伤口引流管、穿刺引流管、腹腔引流管、picc导管、中心静脉置管、鼻肠管、盆腔引流管、宫腔引流管。3.低危风险导管。普通导尿管、普通胃管。二、导管标识:1.高、中、低危风险导管应用专用标签做好标记。高危风险导管用红色的专用标签标记;中危风险导管用黄色的专用标签标记;低危风险导管用绿色的专用标签标记。2.专用标签上有“日期、名称、签名、备注”四个栏目,用黑色记号笔进行记录。①“日期”栏写置管日期;②“名称”栏写导管的具体名称;③“签名”栏由置管者签名,如为外院带入,写上“外院带入”,例如:术中无法查实置管者姓名时写上“置管医生”或“麻醉医生”等;④“备注”栏:导管的原始深度(有深度要求的导管)等其他信息。三、导管评估及记录要求:1.评估要求:根据导管风险分级,置管后/转入后立即给予评估,高风险导管每班评估并记录一次,中、低危风险导管每天评估并记录一次。2.记录要求。根据评估情况据实记录,首次记录置入时间、部位、深度、固定、是否通畅、局部情况、护理措施落实等;导管发生滑脱、拔管等异常时必须及时记录。四、导管意外滑脱的防范和处理:1.护士根据高、中、低危风险导管的评估要求,评估导管是否存在滑脱风险,如存在危险因素,妥善固定,加强巡视,第1页共13页做好交接班,落实防范措施。2.护士对置管患者及家属做好宣教,使其了解如何预防导管滑脱,以及预防滑脱的重要性。3.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滑脱的紧急处理方法,一旦滑脱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使对患者的危害降低到最低。4.护士长要组织科内护士认真讨论导管滑脱的原因和相关因素,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并落实,必要时邀请医生参加,及时按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上报。5.护理部定期组织护理质控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分析,制定防范措施,降低导管意外滑脱的风险。护理部20XX年9月第二篇:导管安全管理制度导管安全管理制度一、医务人员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管路滑脱危险因素,要及时制定防范计划与措施,并做好交接班。二、导管分类:1、高危导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t管、胸腔引流管、吻合口以下的胃管(食道、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的导尿管。2、中危导管。三腔二囊管、各类造瘘管、腹腔引流管、膀胱引流管、深静脉置管、picc等。3、低危导管:导尿管、普通氧气管、普通胃管三、导管安全管理:1、评估内容。留置时间、部位、深度、固定、是否通畅、局部情况、护理措施(包括宣教)等。2、评估时间要求:高危导管至少每班评估一次,中危和低危导管根据护理记录频次评估,所有导管有情况随时评估3、记录。评估内容应及时记录于病情护理记录单上,发生意外导管滑脱、拔除时均须如实及时记录。4、对患者及家属及时进行宣教,使其充分了解预防管路滑脱的重要意义。5、加强巡视,定期评估导管情况,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记好护理记录,对存在管路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第2页共13页家属陪伴。五、导管滑脱管理:1、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脱落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管路滑脱时,要本着患者安全第一的原则,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或将损害降至最低。2、高危、中危导管发生意外滑脱者,当事人要立即向护士长汇报,按规定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24小时内报护理部。3、护士长要组织科室工作人员认真讨论,提高认识,不断改进工作。4、发生管路滑脱的科室或个人,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5、护理部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案例分析,制定防范措施,不断完善护理管理制度。第三篇: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及导管滑脱防范制度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一、防止导管滑脱,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是否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导管风险管理制度多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