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调研报告: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现状及对策建议水是生命之源,而饮用水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饮用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近期,我们根据县疾控中心近三年来对全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水质监测结果,分析了我县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安全现状和引起水质变化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与建议,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一、全县饮用水水质现状我县地处秦巴山区, 雨水充沛, 年均降雨量达798 毫米。境内有大小河流沟溪760 余条,汉江在境流程47 公里,水资源十分丰富。自20XX年以来,全县累计投资8000 余万元先后建成单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80 多处,规模较大的集镇供水工程14 处。目前,城区供水日常监测由县自来水公司实验室自行监测,并定期取样送市疾控中心检测。县疾控中心承担着国家“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质卫生监测项目”,监测数据通过专用网络直接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三年来,县疾控中心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全县 12 个镇 20 处省定的农村集中式安全饮水工程点,每年分别在枯水期(3-4月)和丰水期(7-8 月)进行调查和采样监测,共监测微生物、毒理、感官性状和一般性化学、消毒剂 4 个大类 33 个指标。连续三年的监测结果显示,全县有 70%-75%的饮用水工程被检测出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超出限值 , 而游离氯基本为0。除此以外, 其它监测指标均未超标,表明饮用水源本身水质良好。其中,PH值随不同季节有所变化,枯水期PH值多在之间偏酸性,丰水期PH值多在之间偏碱性。水质总硬度在70-280mg/L 之间,且80%监测点小于200mg/L,没有季节变化,总硬度远低于国家生活饮用水指标及限值。毒理指标、一般化学性指标等其它监测指标均稳定在国家生活饮用水指标及限值以内,没有自然有毒有害物质及工业污染。二、导致水质超标的主要因素从上述检测结果来看,全县农村饮用水水质超标项目是微生物类,导致这种现状的因素有:1.受到微生物污染源的污染。主要污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活污染。全县集中式供水的水源均是地表沟溪河流,从广大集雨区汇集,而当前我县农村基础设施还相对滞后,很多镇村存在生活垃圾露天堆放、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的现象,厨房炊事用水、沐浴洗涤用水、冲洗厕所用水等污水,随地表雨水的冲刷流入小溪、河流,特别是一些农户住宅的排水管道直接通往沟河排污。二是畜禽养殖污染。我县现有的农村饲养方式包括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