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切屑的形成过程VIP免费

切屑的形成过程_第1页
1/14
切屑的形成过程_第2页
2/14
切屑的形成过程_第3页
3/14
1 / 14 第三章 切屑的形成过程第一节 三个变形区与切屑的形成的力学模型教学目的了解切削的机理教学要点三个变形区教学方法讲解教具教学过程切屑的形成过程三个变形区切屑形成的理学模型版书第三章 切屑的形成过程第一节 三个变形区与切屑的形成的力学模型一、切屑的形成过程以直角自由切削为例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剂裂 切屑二、三个变形区1、第一变形区切削层内的剪切滑移塑性变形区厚度 0.02 ~0.2mm v↑→厚度↓常用剪切面来简化2、第二变形区切屑底层受到前刀面挤压摩擦的塑性变形区3、第三变形区2 / 14 已加工表面受到后刀面挤压摩擦的塑性变形区切屑的形成与第一二变形区相关已加工表面的形成与第三变形区相关三、切屑形成的力学模型1、作用在切屑上的力前刀面上的法向力Fn 摩擦力 Ff 剪切面上的正压力Fns 剪切力 Fs 合力 Fr 为切屑形成力2、几个角度剪切角 φ :剪切面与 v 的夹角摩擦角 β :Fr 与 Fn 的夹角作用角 w:w=β -γ o 3、计算公式Fs=As· τ =τ · AD/sin( φ ) Fr =Fs/cos( φ +β - γ o) Fc=Fr· cos( β - γ o) ∥vFp=Fr· cos( β - γ o) ⊥v忽略后刀面上的力tan( β - γ o) =Fp/Fc 测出 Fp、Fc 得 μ =tan( β ) 前刀面上的平均摩擦系数作业3 / 14 第二节 剪切角的计算教学目的了解剪切角的计算公式教学要点公式的推导教学方法讲解教具教学过程麦钱特公式李和谢弗公式误差产生的原因版书第二节 剪切角的计算一、麦钱特公式合力最小原则Fr =τ · AD/sin( φ )cos( φ +β - γ o) 令 d(Fr)/dφ =0 得φ =π /4- β /2+ γ o/2 二、李和谢弗公式(切削第一定律)主应力与最大切应力夹角45° Fr 与 Fs 夹角φ +β - γ o=π /4 (实际 40~55° )φ =π /4- β +γ o β ↓、γ o↑→φ ↑→变形↓ 定性一致,定量有出入三、产生误差的原因1、切削刃为非理想直线2、剪切面有厚度3、金属杂质与缺陷4 / 14 4、平均摩擦系数与实际情况不符作业5 / 14 第三节 前刀面上的摩擦和影响因素教学目的了解前刀面摩擦条件、特点、影响因素教学要点条件、特点、影响因素教学方法讲解教具教学过程前刀面上的摩擦影响因素版书第三节 前刀面上的摩擦和影响因素一、前刀面上的摩擦条件 压力大 2~3GPa 高温切屑与前刀面接触区粘结区 内摩擦 切屑内部滑移变形滑动区 外摩擦内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切屑的形成过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