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继续犯是作用于同一对象的一个犯罪行为从着手实行到行为终了犯罪行为与不法状态在一定时间内同时处于继续状态的犯罪。连续犯行为人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 连续实施数个独立的犯罪行为, 触犯同一罪名的情况 . 有些时候符合上述条件但不按连续犯来处理而是采用数罪并罚,如故意伤害。牵连犯 指出于一个犯罪目的,实施数个犯罪行为,数个行为之间存在手段与目的或者原因与结果的牵连关系,分别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状态想象竞合犯也称观念的竞合、想象的数罪,是指基于一个罪过,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侵犯数个犯罪客体,触犯数个罪名的情况。危险犯 以危害行为造成法律规定的发生某种危害结果的危险状态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拘役 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就近实行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是介于管制与有期徒刑之间的一种较轻的刑罚。管制 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机关执行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减刑 对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有关的监督管理规定,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过表现或立功表现,将其原判刑罚予以适当减轻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假释 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缓刑 是指对触犯刑律, 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 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 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刑法 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广义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刑法仅指刑法典。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罪刑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即犯罪行为的界定、种类、构成条件和刑罚处罚的种类、幅度,均事先由法律加以规定,对于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时效 刑法中的时效分为追诉时效和行刑时效。追诉时效,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对犯罪分子追求刑事责任有效期限的制度。行刑时效,是指刑事法律规定的,对被判刑人执行刑罚有效期限的制度。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