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利润形成和分配的核算。【教材版本】张玉森,陈伟清,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基础会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张玉森,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 基础会计教学参考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张玉森,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 基础会计习题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多媒体课件-- 基础会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教学目标】掌握利润形成和分配过程的账户设置和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利润核算的主要账户和主要业务的核算。2、教学难点: "所得税 "账户和 "利润分配 " 账户的应用。【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1、教学媒体:配套多媒体课件《基础会计》第六章第五节2、教学方法:①引导学生用 " 演绎法 ",学习损益账户的结转规律。②引导学生用 " 比较法 ",牢记 " 所得税 " 的核算。【课时安排】2 课时( 90 分钟)。【教学过程】Ⅰ、导入( 5 分钟)在学习销售过程核算之后,接下来是关于利润形成和分配的内容。销售给企业带来收入,当收入大于成本,形成盈利;当收入小于成本时,形成亏损。利润形成的核算就是要把企业的盈利或亏损体现出来。利润形成后,还涉及到利润的分配,企业盈利扣除国家规定上交的所得税后,一般称为净利润,净利润应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企业发展方面的资金(为扩充企业实力追加投资)和用于防范风险的资金(如出现亏损时进行弥补);还应按照协议、合同、公司章程或有关规定,在企业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作为企业所有者投资的回报所得。Ⅱ、新授课( 70 分钟)一、利润的形成教师演示教学光盘并讲解:总的来说,企业的利润包括三大部分,即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板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教师讲解:利润总额中, 营业利润 是利润的主要来源,是生产经营所实现的利润,比重大;投资收益是企业购买股票或债券等对外投资获得的收益,扣除投资损失和计提的投资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在利润中占比重较小;营业外收支净额是企业的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相减后的余额。营业外收入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外的偶然收入,如与另一企业签订合同,对方违约,从对方收取的违约金,营业外支出是正常生产经营之外的偶然支出,如发洪水, 冲毁厂房的损失,营业外收入与支出之间不象主营业务收入与成本、其他业务收入与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