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池分析法(重定向自 利润库分析法) 利润池分析法(Profit Pools Analysis)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使全球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寻找并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如何为 顾客 创造 价值 的同时实现 企业价值 的增长, 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所面对的首要 问题。美国 哈佛大学 的迈克尔 ·波特 教授于 1985 年提出了 价值链管理 的思想, 经过近 20 年众多成功的大 企业 的实践证明, 价值链理论 是研究 竞争优势 的有效工具。 从已有的研究表明,价值链理论引入企业的战略管理 中可以帮助企业建立更加完善的决策支持系统 ,帮助管理者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竞争优势及劣势, 从而优化企业的战略决策 。然而, 由于目前大部分的价值链的研究仅限于定性研究 ,要进行深入的量化研究还十分困难,因此在具体运用时往往因为模型及数据的缺乏而显得可操作性不强。近几年来, 一种基于 定量分析 视角的 价值链分析法已日趋成熟, 这就是利润池分析法。目录[隐藏 ] ?1 利润池 (Profit Pools)的概念?2 利润池分析法的优点?3 利润池 —— 对传统价值链分析的战略重新思考?4 利润池 —— 战略管理的新视点?5 利润池分析法在战略管理中的运用?6 利润池分析法案例分析o6.1 案例一 :美国汽车制造业[1]?7 相关条目?8 参考文献[编辑 ] 利润池 (Profit Pools)的概念利润池 是指行业价值链各链结点所产生的利润总和。运用利润池分析法的目的是研究行业总利润在价值链各节点的分布情况,并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依据。企业不论处于行业价值链的某一链节, 还是跨越若干链节,均应从利润池的分布情况出发,并结合自身在行业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及拥有的利润池份额,研究行业价值链中其他有利可图的价值活动 ,寻找发展的机会,作出放弃或开发其他链节的决策。企业可以通过分析和预测 行业利润池的变迁,确定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 。美国汽车制造业于1996 年产生了约1.1 万亿 美元 的收入 及 440 亿的 利润 。该行业的价值链包括:汽车制造、销售 、汽油零售、 保险 、售后服务 及租赁等链节。通过利润池分析法可以看出该行业的 收入 与利润 的收入是不均衡的,汽车制造及销售链节产生了总收入 的 60 %,然而其拥有的利润却不足行业利润池的5%;而汽车租赁却仅以约0.8 %的 总收入 拥有了超过20 %的利润池份额。 透过对价值链各节点利润池分布的分析,美国三大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