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一、学习目标:1、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2、掌握化学计算的解题格式,培养化学计算题的解题能力。3、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能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和步骤。难点: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三、知识准备: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用高锰酸钾加热的方法制氧气(2)氢气和氧化铜加热条件下的反应(3)用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制氧气2、在 4P+5O22P2O5 的反应中,份质量的磷跟份质量的氧气起反应,生成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四、情境导入:你能说出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吗?能否利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来计算生成物(产品)或反应物(原料)的质量呢?例:在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反应中,水和氢气的质量比为;那么, 36 克水完全分解能生成克氢气; 18 克水完全分解能生成克氢气。2H2O2H2↑+O2↑36 4 36 克( ?)18 克( ?)依据物质的质量比来计算,这就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五、自主学习:学生活动:认真自学课本100 页例 1、例 2 后能熟练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和步骤:⑴;⑵;⑶;⑷;⑸。3、计算类型:例 1——已知的质量计算的质量。例 2——已知的质量计算的质量。练习:用氢气还原16 克氧化铜可得到铜多少克?同时生成多少克水?你能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氢气的质量吗?( Cu— 64、O— 16、H— 1)六、精讲点拨:【例题】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与1g 的二氧化锰混合,其总质量为6g。依次加热该混合物t1、t2、t3、t4 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物质量,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加 热 时间t1t2t3t4剩 余 固体的质量 (g)4.24 4.16 4.08 4.08 试计算:(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总质量为(2)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是多少?【解析】氯酸钾受热分解成氯化钾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质量逐渐减少。当固体质量不再减少时,证明已完全反应,并且固体质量减少的量即为反应放出的氧气的质量。因此t 3、t4时氯化钾全部分解。【答案】(1) 1.92 (2)98% 七、达标 体验 :1、要让 3g 镁条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是()A 、2g B、1g C、1.5g D、无法计算2、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