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制冷的定义 :使自然界的某物体或某空间达到低于周围环境的温度,并使之维持这个温度。第一章蒸汽压压缩式制冷1. 理想制冷循环 : ε =To/Tk-To ,作用:为理论循环提供方向性指导。蒸发温度比冷凝温度影响制冷循环大,与制冷剂种类无关。2. 理论循环与理想循环相比的特点: 用膨胀阀代替膨胀机(为了简化装置以及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蒸汽能进行干压缩(措施:在蒸发器出口增设气液分离器;采用可调节流量的节流装置,使蒸发器出口制冷剂为饱和蒸气)忽略流动与能量损失,两个传热过程均为等压过程, 并且具有传热温差 (有传热温差的制冷循环的冷凝温度高于冷却剂的温度,蒸发温度低于被冷却物的温度。传热温差越大, 制冷系数降低越多)④冷凝器出口为饱和状态。3. 理论循环与同等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条件下和理想的损失:节流是不可逆过程,降低有效制冷能力;损失了膨胀功。4. 节流损失 :采用膨胀阀代替膨胀机,制冷系数有所降低,其降低的程度称为节流损失。大小除随冷凝温度与蒸发温度之差Tk-To 的增加而增大以外,还与制冷剂的物理性质有关,饱和线趋于平缓。5. 过热损失 :采用干压缩后,可以增加单位制冷量,但由于为过热蒸汽,压缩耗功增大,制冷系数降低, 降低程度称为过热损失,影响因素: 制冷剂的物理性质和压缩前后的压缩比有关,干压缩: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是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实现干压缩措施:使用调节制冷剂流量的节流装置,或在压缩机前设置气液分离器。6. 再冷度 :冷凝温度与再冷之后的温度Ts.c 的差值为再冷度。7. 过热度 :蒸发器出口出来的制冷剂回热后与原来蒸发温度的差值。8. 不完全中间冷却:制冷剂温度稍微下降,但仍然保持过热蒸气状态。9. 完全中间冷却 :将低压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冷却至饱和状态。10. 复叠式蒸汽压缩制冷:为了降低冷凝压力,必须设置人造冷源,使这种不容易冷凝的制冷剂冷凝。 原理: 蒸发冷凝器既是高温级的蒸发器又是低温级的冷凝器,靠高温级制冷剂的蒸发,吸收低温级制冷剂的冷凝热。11. 为什么多级压缩所达到的最低蒸发温度有一定限度:①蒸发温度必须高于制冷剂的凝固点负责制冷剂无法进行制冷循环②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过低,蒸发压力也低, 空气容易渗入系统,影响制冷循环的正常运行③蒸发压力很低,制冷剂的比容很大, 单位容积制冷能力降低,势必要求压缩机的体积流量很大。12. 亚临界循环 :对于高温与中温制冷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