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XX县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的调查第页共15页对XX县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的调查调查时间:20XX年7月至8月。调查对象:XX县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劳务输出)情况。调查地点:1、XX县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XX县区共和镇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所;3、XX县区共和镇茅阳社区居委会。调查方式。1、查阅相关资料及信息;2、向长期从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干部了解情况;3、实地走访调查部分农民工。调查人。姓名:何成丽学号:115300120XX75班级:中央电大牟定工作站20XX级(春)专业:法学(本科)20×20=400XX县区是一个工业欠发达、农业难成规模、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丰富的贫困县。近年来,针对全县“农村就业压力大、构建和谐社会难”的实际问题,XX县区委、政府提出了实施劳务输出,发展“打工经济”的思路,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相关职能部门的努力,全县的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劳务输出已发展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促进社会就业关系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县的劳务输出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新形势,研究新对策,采取新措施,促进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我于近期对XX县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本人长期在基层乡镇工作,经常与农村、农民打交道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一、XX县区劳务输出的现状及成效第1页共6页XX县区地处滇中腹地,幅员面积1464平方公里,山区、半山区占91%,耕地面积20余万亩(人均耕地1亩),全县经济收入以粮、烟种植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全县辖3乡4镇,-23第页共15页中,县委把“新增劳务输出4000人”列为全县为群众办理的10件实事之一,切实解决了一些困扰劳务输出工作的难题。同时,县财政加大了对劳务输出工作经费的投入,2008年以来,县财政每年安排5万元资金作为劳务输出工作经费。5、机构健全。2008年,县委、政府成立了“XX县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分管人事劳动工作的副书记任组长,相关单位的主要领导为成员,负责领导和协调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并明确将办公室设在县就业管理服务中心,由县就业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全县劳务输出的日常工作。为协调开展工作,县政府还建立了“XX县区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研究劳务输出问题。6、措施有力。一是县委于2008年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劳务输出的实施意见》,明确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劳务输出提供政策支持和措施保障。二是由政府牵头,多角度寻求和发展劳务输出的渠道,与XX省XX县区等地建立了长期的劳务输出合作关系,由劳动部门统一组织,先后将2000余名富余劳动力输送到福建就业。三是多渠道开展宣传,引导广大农民转变就业观念,营造劳务输出的良好氛围。2008年春节前夕,县委、政府制作了《牟定人在涵江》专题片,20×20=400全面介绍了牟定人在福建涵江企业的思想、工作、生活、学习等情况,对宣传全县的劳务输出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四是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力度,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素质,为配合培训,县政府还组织人员编写了《XX县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手册》一书,2008年以来,全县先后对4052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了引导性培训。五是建立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台账,于20XX年对全县第2页共6页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并建立了台账,基本掌握了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相关信息。六是深入开展就业指导、政策咨询、输送引导和跟踪服务工作。7、成效明显。通过近年来的努力,XX县区的农村富余农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劳务输出已发展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促进社会就业关系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科技的进步,劳动效益和生产水平的提高,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步减少,必然产生大量富余劳动力,这些富余劳动力仅靠农村内部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