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海湖(青海省青海湖)青海湖,藏语名为"措温布”(意为"青色的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中国最大的内陆湖、咸水湖。由祁连山脉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2012 年 7 月 30 日,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最新的遥感监测结果显示,青海湖面积持续 8 年增大。2014 年 10 月 20 日 9 时 50 分,青海湖海心山北侧出现“龙吸水”壮观场景。[1]形成演变形成原因青海湖的构造断陷湖,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周围山相接。距今 20〜200 万年前成湖初期,形成初期原是一个大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那时气候温和多雨,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是一个外流湖。至 13 万年前,由于新构造运动,周围山地强烈隆起,从上新世末,湖东部的日月山、野牛山迅速上升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出现了尕海、耳海,后又分离出海晏湖、沙岛湖等子湖。[2]境域变化由于外泄通道堵塞,青海湖遂演变成了闭塞湖。加上气候变干,青海湖也由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北魏时青海湖的周长号称千里,唐代为 400 公里,清乾隆时减为 350 公里。在布哈河三角洲前缘约 20 公里处有古湖堤遗址;距湖东岸 25 公里处的察汉城(建于汉代),原在湖滨。东西两边已分别退缩 25 公里和 20 公里,水位下降约 100 米。青海湖呈椭圆形,周长 300 余公里。1908 年,俄国人柯兹洛夫推测当时湖面水位 3205 米,湖面积为 4800 平方公里;上世纪 50 年代的测绘资料显示,青海湖湖水面积为 4568 多平方公里;70 年代出版的地形图量得湖水位 3195 米左右。湖面积为 4473 平方公里;1988 年,水位 3193.59 米,湖面积为 4282 平方公里,2000 年,通过遥感卫星数据分析,青海湖的面积是 4256.04 多平方公里。2013 年 8 月,青海湖湖区面积为 4337.48 平方千米。[3]湖水容积 739 亿立方米,最长约 104公里,最宽约 62 公里,最大水深 31.4 米,湖水平均矿化度 12.32 克/升,含盐量 1.25%[4]2017 年 8 月,青海湖面积为 4435.69 平方公里,较去年同期增大 60.19 平方公里,较历年(2005〜2016 年)同期平均增大 101.54 平方公里[5]2流域特征地理环境青海湖长 105 公里,宽 63 公里,湖面海拔 3196 米,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和咸水湖,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西宁市的西北部,位于东经 99°36‘〜100°16 之间,北纬 36°32‘〜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