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多层结构的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王培国 陈文汉 林红卫(成都军区通信网络技术管理中心)摘要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也随之发展变化,分布式多层结构在当今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表现出了很好的应用效果,特别是其稳定性和安全性上的优势,较好的满足了大型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本文介绍了分布式多层结构的概念与优势,并以一个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为例介绍了用Delphi 的 MIDAS 设计并实现一个分布式多层结构的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法。关键词 多层结构 通信网络资源 管理信息系统 数据库在当今信息社会,数据库系统开发成为信息处理系统开发的主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 INTERNET 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发展,软件体系结构和计算模式也在逐步演进。信息处理系统经历了两次重要的计算模式的变迁,从终端/主机方式发展到传统的两层 C/S( Client/Server,客户/服务器)结构和 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再从传统的两层 C/S 和 B/S 结构再发展到现在的分布式多层 C/S 和B/S 结构。1 C/S 与 B/S 结构九十年代,信息处理系统的结构以 C/S 方式为主要代表。它是将信息处理从逻辑上分成两层分别进行程序设计。这两层分别是:(1)信息处理的表示逻辑;(2)信息处理的事务逻辑。由于 C/S 结构把应用系统的业务逻辑编写在客户端应用程序之中,随着最终用户需求的千变万化,客户端可能会不堪重负,而客户端的过于庞大,使安装和维护变得十分困难 。随着信息系统的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一缺点越来越突出。随着 INTERNET 的产生和发展,将客户端简化为标准的浏览器,则形成了 B/S 结构。2 分布式多层结构的基本概念针对传统的二层结构的缺点,出现了信息处理的分布式多层结构,现在主要是分布式三层结构,它将应用逻辑进一步细分,具体划分为三个层次:客户服务层(客户机)、业务逻辑层(应用服务器)、数据服务层(数据库服务器)。下图显示了分布式三层应用的结构:前端:客户服务层中间:业务逻辑层后台:数据服务层(1)客户服务层主要是提供用户界面。客户服务层可以是本地计算机上支持 Web 远程数据操作的浏览器,也可以是独立的编译好的应用程序。随着 Internet/Intranet 的迅猛发展,基于远程数据服务(RDS)Web 应用系统的客户端能调用服务器端用以实现 Web 应用系统的业务逻辑组件,更好地满足了 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