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施工现场安全应急准备和响应 一、施工现场安全应急准备和响应一般规定 (一)工作流程 确定应急准备和响应范围→研讨应急响应预案→确认预案及培训人员→演习或模拟事故→ 调查和改进 (二)确定应急准备和响应的范围 1.根据重大危险源确定的火灾、化学品泄漏、坍塌、管道破裂、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突然停电、突然停水、中毒等作为应急准备和响应的范围。 2.应急准备和响应的重点 易燃、易辱液(气)体:汽油、柴油、油漆、烯料、氧气、乙炔气等; 可(易)燃物体:木材、建筑垃圾、冬季施工保温材料等; 化学品:盐酸、硫酸、磷酸、硝酸等; 作业点或场所:现场电气焊作业点、木工棚、仓库、油库、现场配电室、防水作业面、油漆油料仓库、食堂、高空吊装作业面; 紧急情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坍塌、管道破裂、突然停电、突然停水、中毒。 (三)应急准备和响应遵循的原则 1.应急准备遵循的原则 项目经理部必须设置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建立义务消防组织。加强业务学习和训练,增强自防自救能力。 项目经理部应根据作业场所、储存环境等方面的不同,配备足够数量、种类的应急设备。应急设备定期测试,作好标识,以确保其持续可择作性。应急设备包括: (1)报警系统; (2)应急照明和动力; (3)人员逃生工具; (4)人员安全避难所; (5)危急隔离阀、开关和断流器; (6)消防设备; (7)急救设备(包括应急喷淋等); (8)应急通讯设备。 项目经理部在举行大型活动前,应针对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 新开工工程应在开工前,制定本工程的(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保卫、消防方案)。 (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内容必须包括:识别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识别应急期间的负责人,防止发生事故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可能发生事故现场应配备的设备器材,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对策及信息传递(包括与外部应急服务机构、社区公众的信息连接及沟通),至关重要的记录和相应设备的保护等。 项目安全部门应定期组织有关人虽对(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进行测试和评审,漓试的方法 包括实际演练、计算机模拟等。其目的在于测试、评审应急预案最关键部分的有效性和应急预案 24 过程的完整性。 2.应急响应遵循的原则 紧急事故发生后,发现人立即报警。 向内部报警需报告:出事地点、情况、报警人姓名。 向外部报警须详细报告:出事地点、单位、电话、事态现状及报告人姓名、单位、地址、电话 o (四)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