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高考目标定位】考纲点击热点提示1.农业区位因素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2.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区位因素的关系一、1.农业区位的含义 自然因素: 2.农业的区位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科学技术 3.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 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比较稳定, 发展变化较快。5.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 、 、 等。二、农业地域的形成1.形成2.实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3.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当堂练习一、单选题1. 下列农业生产成果是通过对自然因素的改造而取得的是( )A. 城市农业的重点转向以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为主B. 通过改造地形,我国将小麦的种植高限发展到海拔 4000 米的高度C. 通过大棚、玻璃温室,生产反季节蔬菜 D.农业在大范围内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B.一地农业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气候因素C.人们通过垦荒可扩大农作物的区位范围 D.限制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因素的是地形3. 影响冬小麦和春小麦种植的最重要的区位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市场4. 受交通运输影响最明显的是( )A.春小麦 B.棉花 C.奶牛业 D.玉米5. 当前,我国农民在不同年份扩大或缩小某种农作物种植面积,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 B.政策 C.技术条件 D.市场6. 较陡的山坡不适宜修梯田的原因是( )A.技术力量达不到 B.不利于水土保持 C.不能耕作 D.交通不便7. 我国东南丘陵适宜种植茶树,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市场 B.土壤 C.地形 D.水分8. 我国南方粮食作物是水稻,而北方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形成此差异的区位因素是( )A.气候 B.土壤 C.市场 D.政策9. 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A.政策 B.交通运输 C.科技 D.市场10.我国 20 世纪 90 年代初苹果畅销,但 1996 年苹果价格大跌,主要由于( )A.政策变化 B.市场需求变化 C 人口增长趋缓 D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二.双选题11.世界主要的乳畜产品出口国是( )A.美国 B.法国 C.荷兰 D.新西兰12.国的弗罗里达州利用光热优势,重点生产蔬菜、花卉,供应东北地区,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