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一、总体规划 汉中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于 1991 年编制,经过 10 多年的实施后,2003 年又进行了修编。修编后的《规划》主要内容检索如下: 第一章汉中市区域概况 一、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隅,东与安康市毗连,西与甘肃省相邻,南隔巴山与四川 省 相 望 , 北 倚 秦 岭 与 宝 鸡 市 相 接 。 地 理 坐 标 为 北 纬 32o08‘54“—33o53’36”,东经 105o30‘50“—108o16’45”。面积为 27246 平方千米。 汉中市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北部是群峰林立的秦岭山脉,南部是属于巴山西段的米仓山,中间是由汉水冲积而成的汉中盆地,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三大自然景观区。 汉中地处我国中部,属从暖温带向亚热带气候的过渡地带,兼具暖温带和亚热带的气候特征,其分界线大致在秦岭南坡海拔 800 米一线。 二、历史人文特征 汉中物华天宝,人杰地灵,3000 多年来遗留下众多的人文景观,以汉代和三国时期的历史遗存最为丰富,其中褒斜栈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被誉为“国之瑰宝”。 据考古发现,早在 150 万年前,汉中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这里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历史上,汉中作为连接四川盆地和关中盆地这两大经济中心的纽带,既有诸多的栈道作为两地的便捷通道,又有秦岭、巴山两大天然屏障,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三、社会经济条件 汉中市下辖 11 个区、县。截止 2003 年底,全市户籍总人口 372 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72 万人,农业人口 300 万人。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99%以上,此外还有20 多个少数民族。 汉中处于川陕交通联系的枢纽地带,是陕西的南大门,自古就是关中通往巴蜀的咽喉,自周朝起在各不同历史时期开通了陈仓、褒斜、傥骆、子午、荔枝、金牛和米仓等著名古栈道,汉中因而成为闻名遐尔的“古栈道之乡”。 2003 年,全市生产总值达 163.44 亿元,人均 GDP 4392 元。其中,第一产业36.8 亿元,占 22.5%;第二产业 56.6 亿元,占 34.6%;第三产业 70.1 亿元,占42.9%。汉中市工业以飞机制造、机械汽车、医药化工、建材建筑等为主导产业。汉中市绿色产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第二章旅游业发展的 SWOT 分析 一、S(优势) 1、独特的区位特征,有利于加强与周边城市特别是西安、成都、重庆、广元、巴中等主要客源地的联系与合作,大力发展过境旅游,共同打造跨区域旅游热线;同时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