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 - 资料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但目前农业劳动力的就业压力还很大,剩余数量高达1.7 亿之众。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难题。一、我国农村劳动力及其转移的总体状况(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规模与结构根据各地统计, 2001 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为4.82 亿人,比 2000 年增加 267万人,增长 0.6%,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约为70%。从性别上看,男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51.7 %,女劳动力为 48.3 %;分行业看, 农村劳动力中, 从事第一产业的占74.5 %,第二产业的占 11%,其中工业为 7.4 %,从事第三产业的占14.5 %。分地区看,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高的省份集中在直辖市、江浙及沿海地区,比重低的分布在边远地区。二、三产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量比重达到 35%以上的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比重在20%以下的有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海南、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和新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中18— 30 岁人员比重最高。各年龄组的构成为:18 岁以下的比重为 5.2 %,18— 30 岁的比重为 27.6 %,30— 40 岁的比重为 25.6 %, 40— 50 岁的比重为 24.9 %,50 岁以上的比重为 16.7 %。受教育程度情况是:初中及以下程度劳动力的比重高达87.8 %。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7.4 %,小学程度的为 31.1 %,初中程度的为 49.3 %,高中程度的为 9.7 %,中专程度的为 2.0 %,大专及以上程度的比重为0.5 %。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体状况与特征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30 个省 ( 区、市) 6万多农户、 18 万多农村劳动力进行的抽样调查, 2001 年我国农村外出劳动力(见说明)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比重为 18.6%;当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占劳动力总量的比重为4.54 %,当年返回到农业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 %,增减相抵, 2001 年净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3.14 %,比 2000 年下降 4.6 个百分点。 据此推算 2001 年农村外出劳动力为8961 万人,当年转移农村劳动力人数为1514 万人。2001 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 2000 年一些大的国债项目及其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