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1352B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丁学科基础课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0学分:2适用对象:社会工作专业先修课程:无一、教学目标作为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人格心理学可以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探讨、描述和解释个体的心理过程与心理特征。人格心理学课程重点关注人格的结构、形成、特征、测量和培养等人格现象及其规律,围绕精神分析流派、特征流派生物学流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流派和社会学习流派这六大人格理论流派,对人格研究的经典理论与前沿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与介绍,是一门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具有很强指导性作用的应用心理学课程。人格心理学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如下:(一)思想方面的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充分认识到人格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并在今后的相关工作中,能够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价值并重的思想,以人为本,牢记社会责任。二)知识方面的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深入了解人格的内涵及其基本研究方法,掌握各个主要流派人格理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了解人格理论的发展脉络及其相互间的批判与继承关系,深入理解各种人格理论的在人格问题及其相关研究上的独特之处。(三)能力方面的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识记和理解了人格心理学的系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实践中能够自觉地运用人格理论及其研究来指导人际间的交往、人才的测评及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个体和他人的良性发展。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一)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安排在第 2 个学期开设,课程的重点是理解精神分析流派、特质论流派、生物学论流派、行为主义流派、认知流派和人本主义流派等各个心理流派关于人格问题的基本理论观点,并基本了解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心理统计的专业知识,理解人格测评和人格塑造的理论和技术。难点是理解各流派的人格理论以及人格测量和评估的基本方法。(二)教学的方法与手段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合理运用影视、录像等多媒体手段,在实践中锻炼运用人格理论指导人格测量、人格障碍矫正及人格教育的能力。(三)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使学生掌握个体的一般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对于人格形成、人格培养和人格测量等有较深入的理解,为将来学习或从事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社会工作的开展打下知识基础。同时,该课程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