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特征。2.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成因及变化规律。3.认识本区干旱环境下的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特色。过程与方法1.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本区的自然地理特征。2.初步认识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2. 初步树立人地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1. 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及分布。2.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及其成因,自然环境表现及变化规律。3. 西北地区的农业特色。4.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5.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教学难点:1. 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2. 西北地区农业特色。3. 西北地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教学方法:归纳法、读图分析法、分析对比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自主学习法学法指导: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强化读图训练,让学生从图上获取信息,掌握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地形和气候特征以及农业特色;通过设计学生活动,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学准备搜集西北景观、农产品和优良畜种图片,坎儿井、新疆细毛羊等课外资料,教师在研读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的基础上制作精美、适用的课件,以便辅助教学。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特征,能够运用地图描述西北地区的位置、地形特点。2.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成因及变化规律,并能够通过地图描述出自然景观变化规律与降水差异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本区的自然地理特征。2.初步认识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2. 初步树立人地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1. 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及分布。2.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及其成因,自然环境表现及变化规律。教学难点:1. 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2. 西北地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教学方法:归纳法、读图分析法、分析对比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学法指导: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强化读图训练,让学生从图上获取信息,掌握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地形和气候特征以及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