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指挥设 1~2 人,由专业测量高级工程师或工程师担任。2)基线及主控线控制组由本公司勘测设计院负责实现。人员组成 3~5 人,均为专业测量人员,其中至少有一名具有测量工程师职称。3)测量施工放线组 8 人,分二组,每组 4 人,组长由专业测量人员或测量工程师担任,其他人员为专业测量人员或熟练测量技术工人组成。4)基线及主控线控制组人员在完成主控点、主控线控制工作后,应指导或参与测量施工放线组工作。1.1.1.测量设备的配备1)NIKONDTM-550 电脑型全站仪1 台技术指标 测角精度 1" 测距精度 2mm+2ppm 测程 3600m2)TOPCON-GTS-311S 全站仪1 台技术指标 测角精度 2" 测距精度 2mm+2ppm 测程 3000m3)ZEISS010 型经纬仪1 台4)J2 激光学经纬仪2~3 台5)S3 型水准仪2~3 台6)高精度 005A 水准仪 1 台,配套铟钢尺一对。7)其它配套工具等若干,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1.1.2.平面控制布设1.1.2.1.平面控制的原则建立平面控制网首先要保证逐级控制精度,减少误差累积。因此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控制到低级控制;由主控制线到加密控制线;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在施工控制过程中不能颠倒处置。1.1.2.2.平面点、主轴线控制见轴线控制平面布置图(附图七)。1)首先根据监理方给定的本工程外围控制点,在外围点置全站仪,采 用 交 会 法 或 支 线 法 放 设 本 工 程 椭 园 心 点 O X=65330.000 Y=57800.000 用二台全站仪作检核确认。2)置仪于 O 点,利用外围控制点照准方位,放设本工程长轴 A—O'1—O—O1—B 方向线及点,然后再放设本工程短轴 C—O2—O—O'2—D 方向线及点,经检核确认后稳固埋设点。由此建立起本工程的"+"形控制基线。本工程的其它轴线、点位均由此控制基线引测形成。(埋点为混凝土)3 ) 根 据 已 建 立 的 “ +” 字 型 基 线 通 过 沿 短 轴 基 线 丈 量 出O3′、O4′、O3、O4,稳固埋设该四点并进行校核检查。4 ) 置 仪 于 O1 点 , 沿 已 有 控 制 基 线 , 通 过 角 度 测 量 , 建 立63#,68#,73#,78#,83#,88#控制线方向线。并按设计半径值测量距离。5 ) 仪 于 O′1 点 , 沿 已 有 控 制 基 线 , 通 过 角 度 测 量 , 建 立13#,18#,23#,28#,33#,38#控制线方向线。并按设计半径值测量距离。6 ) 置 仪 于 O2 点 , 沿 已 有 控 制 基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