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旅游经济地理姓名:吕少斌 学号:200930802137 【地理环】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陆地平面形状似一斜长方形,东西最大间距约 480 千米,南北最大间距约 530 千米。全省大部分属中亚热带,闽东南属南亚热带。全省土地总面积为 12.4 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达 13.6 万平方千米。 境内峰岭耸峙,丘陵连绵,河谷、盆地穿插其间,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 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地势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横断面略呈马鞍形。因受新华夏构造的控制,在西部和中部形成北(北)东向斜贯全省的闽西大山带和闽中大山带。两大山带之间为互不贯通的河谷、盆地,东部沿海为丘陵、台地和滨海平原。闽西大山带以武夷山脉为主体,长约 530 千米,宽度不一,最宽处达百余千米。北段以中低山为主,海拔大都在 1200 米以上;南段以低山丘陵为主,海拔一般为 600~1000 米。位于闽赣边界的主峰黄岗山海拔 2158 米,是我国大陆东南部的最高峰。整个山带,尤其是北段,山体两坡明显不对称:西坡陡,多断崖;东坡缓,层状地貌发育。山间盆地和河谷盆地中有红色砂岩和石灰岩分布,构成瑰丽的丹霞地貌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闽中大山带由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等山脉构成,长约 550 千米,以中低山为主。整个山带两坡不对称:西坡较陡,多断崖;东坡较缓,层状地貌较发育。山地中有许多山间盆地。东部沿海海拔一般在 500 米以下。闽江口以北以花岗岩高丘陵为主,多直逼海岸。戴云山、博平岭东延余脉遍布花岗岩丘陵。福清至诏安沿海广泛分布红土台地。滨海平原多为河口冲积海积平原,这些平原面积不大,且为丘陵所分割,呈不连续状。闽东南沿海和海坛岛等岛屿风积地貌发育。陆地海岸线长达 3000 多千米,以侵蚀海岸为主,堆积海岸为次,岸线十分曲折。潮间带滩涂面积约 20 万公顷,底质以泥、泥沙或沙泥为主。港湾众多,自北向南有沙埕港、三都澳、罗源湾、湄洲湾、厦门港和东山湾等 6 大深水港湾。岛屿星罗棋布,共有岛屿1500 多个,海坛岛现为全省第一大岛,原有的厦门岛、东山岛等岛屿已筑有海堤与陆地相连而形成半岛。【气候】福建省处于北纬 23°31′~28°18′之间,靠近北回归线,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全世界亚热带气候的共同特点是气温较高,气候干 燥。而福建背山面海,山清水秀,森林茂密,横亘西北的武夷山脉,像屏障般挡住北方寒冷空气入侵,海洋的暖湿气流可以源源不断输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