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课 痛与不痛的秘密 第 1 课时 目标定位 1.学习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了解针刺镇痛的知识,感受我国中医的魅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学习本文使用比喻方法说明事理、结构紧凑的写作特点。 3.培养学生准确迅速捕捉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 基础精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晕厥.( ) ②成瘾.( ) ③针灸.( ) ④脑啡肽.( ) ⑤羟.色胺( ) ⑥乙酰.胆碱( ) ⑦穴.位( ) ⑧癫痫.( ) jué yǐn jiǔ tài qiǎnɡ xiān xué xián 2.修改下列词语中的错白字。 ①马啡( ) ②相象( ) ③长像( ) ④大慨( ) ⑤辩证论治( ) ⑥侧定( ) 马—吗 象—像 像—相 慨—概 辩—辨 侧—测 3.解释下列词语。 ①晕厥: ②吗啡受体: ③用武之地: ④堡垒: 昏倒;昏眩,暂时失去知觉。 人和动物共有的专管止痛的部位。 能施展能力的地方。 比喻要用很大力气才能攻破的事物。 4.近义词填空。 ①剧烈 激烈 大面积烧伤或其他疾病会引起 疼痛。 ②因为 由于 存在着这些缺点,医生往往不敢轻易使用这种药物。 ③攻克 攻占 学术上的顽固堡垒,往往需要各路兵马从不同角度加以围攻,才有可能 。 ④不仅 非但 针刺无效的,这两类物质产 没有增多,反而有减少的趋势。 剧烈 由于 攻克 非但 文本互动 一、初步感知 1.通读全文,理清镇痛研究的过程。 ① 170 年前德国科学家从鸦片中提炼出吗啡。吗啡有很好的镇痛效果,但有耐受性和成瘾的缺点。②20 世纪 60 年代初我国科学家发现把极少量的吗啡注射到家兔的脑子里,有明显的镇痛效果。说明吗啡起止痛作用的部分就在脑子很有限的区域。③后来又发现吗啡的分子结构有左旋、右旋两种形式,只有左旋吗啡有止痛作用,右旋没有。使人们推想身体里可能有一些特定的部位,专管止痛。④ 1973 年发现“吗答案 啡受体”,并证明人、猴、猫、兔、鼠等动物的脑子里都存在着“吗啡受体”。说明“吗啡受体”是进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各种动物所共有的一种结构,并使人们推想出身体里本来就存在着类似吗啡的一些物质。⑤ 1975 年英国科学家找到了存在于动物和人的脑子里,作用与吗啡相似的物质,起名“脑啡肽”,揭开了“痛与不痛的秘密”。 2.结合文章内容,简单解释中医针刺镇痛的科学原理。 中医早就知道用针灸的方法可以治疗很多疼痛性疾病,甚至可以用针刺麻醉的方法开刀做手术。针刺麻醉的原理之一就是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