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 2 小说阅读变式探究 本考点在近年的高考中是高频考点,是高考的重要内容。 2010 年高考,全国共 18 种试卷,有 7 套题目考查了小说。在这些试卷中,除全国课标卷与辽宁卷各有一道客观选择题外,其他试卷均为主观题,一般设 4 小题。这些小说中,既有中国小说,也有外国小说;以短篇小说为主,也有长篇小说节选。可见,小说的阅读是高考热点题型,主观题为本考点的经典题型。本考点一般赋分 25 分,在试卷中所占比例极大。 1.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 。 ⑴小说是一种以表达作者情感为中心的叙事性文学样式,人物、情 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 ⑵小说的基本特征有:性格刻画丰富、细致;情节构造完整、复 杂;环境描写具体、生动。( ) ⑶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主要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 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和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 ) ⑷小说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 排层次;散文构思的线索,常见的有: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 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 )×√√√ 2. 分析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典型意义,一般应从哪几个 方面着手? ①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理解人物性格;②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认识人物性格;③从描写手法认识人物的性格特点;④从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等)认识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及人物的典型意义;⑤从作者在人物身上寄托的感情入手,分析人物的性格。 3. 小说的语言风格主要有哪些类别? 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4. 文学作品布局谋篇的技巧主要有哪些? 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例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2010 年高考全国课标 卷](原文略) ⑴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由于同学的帮助,玛兰才当上了行政法院参事。因此,他无论 在哪里遇到熟人,都主动向对方提供帮助,这是他回报的方式。 B. 在当参事前,玛兰并不喜欢神父,但是在一位红衣主教向他请 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这样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