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冯 至 教学目标: 把握基本事实,了解杜甫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发。 在活动中学会提要钩玄、细读旁批、以杜解杜、个性解读等阅读方法,形成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并受到励志教育。 成都杜甫草堂里挂着郭沫若写的一副对联 :“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 16 字是对杜诗很好的概括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杜甫闻一多的评价: 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2012 年是杜甫诞辰 1300周年,大家都来说说怎么纪念。 杜甫( 712 - 770 )字子美,原籍湖北襄阳,世代奉儒守官。他生于河南巩县,一生坎坷。其诗显示了中国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被后世诗家尊为“诗圣”。作品有《杜工部集》。 1962 年,杜甫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选为世界文化名人。 杜甫像 (名片背面)中国诗圣——杜甫推荐杜甫的一首主打诗,并阐述理由。 登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712 ~ 770 ),字子美,唐代诗人。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生长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祖父即杜审言。他有家学渊源,又能刻苦自砺,“读书破万卷”,(《奉赠韦左丞丈》)所以诗名早著。年轻时便树立了济时用世、辅弼君王的宏大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同上)。 ( 1 )漫游时期 开元十九年( 731 ),为了解社会,结识名流,他几次漫游,历时十余年,过着“裘马颇清狂”的生活。天宝三载( 744 )前后,他与李白、高适客游齐、鲁、梁、宋,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此后,他曾先后写了 11 首诗思念和酬赠孪白。这一时期的杜甫入世未深,受时代精神的感染和李白的影响,诗风较豪放,代表作有《望岳》、《画鹰》等。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读书壮游时期( 712-745 ): 望 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创作的准备期:流露了诗人对一切事业的雄心壮志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