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近经济 钱金钱,它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它是一种物质,是生活的条件,但不是生活的唯一。在文明制度下,它来自机遇、创新、变革和勤奋。人活着需要钱,但不能只为钱而活着,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比钱更重要的东西。在今天,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金钱的主人,不做金钱的奴隶,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单元序曲第一单元 走近经济 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规则,就是规矩和原则。信用,就是能够履行诺言而取得的信任。市场经济的规则意识,不只是形式上的道德问题,更是具体实在的法治问题。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只有在一整套严格的信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稳定可靠的信用关系,现代市场经济才有可能存在。在市场经济中,骗了所有人的后果是被所有人骗,没有赢者可言。第一单元 走近经济 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 关于青少年消费观念的调查报告青少年的消费观念既是他们自身心路历程的反映,更是社会变迁的折射,从传统的节俭为荣到崇拜时尚潮流,由从众消费到追求个性与品位,及在这种变迁过程中青少年的理性意识、权益意识的增长,都凸显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整体文明的推进。在当今时代,科学地分析和引导青少年的消费观念,使其健康发展,极为重要。第一单元 走近经济第 1 课钱第一单元 走近经济[ 诗海拾贝 ] 咏钱 袁枚人生薪水寻常事,动辄烦君我亦愁。解用何尝非俊物,不谈未必定清流。空劳姹女千回数,屡见铜山一夕休。拟把婆心向天奏,九州添设富民侯。【赏析】 这是袁枚六首《咏钱》诗中的一首,作于乾隆二十二年 (1757) 。前两联诗人认为饮食家务之事,是人生日常所难免的,但如事事谈钱,就令人烦愁了。但是如能对钱有正确的认识,处理得当,钱是有意义的 , 是美事;闭口不谈,未必就能显示出清白与清高。后两联则体现了诗人追求共同富裕的一种境界。乾隆年间,我国资本主义生产的自发势力继明代资本主义萌芽被扼杀之后,再一次得以迅速发展。与之相应,文学上及思想意识上也重新活跃起来,袁枚蔑视旧的传统观念、追求个性解放内容的诗歌,正体现了文坛上的这一进步倾向。当时统治者大力提倡和宣扬“程朱理学”与“ 忠孝节义”的封建纲常;“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更是千百年来儒家道德的圭臬。【思考】 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语林撷英1 .没有钱是悲哀的事,但是金钱过剩则更加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