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疝气小儿、胸外科刘晓芬多巴胺外渗案例 患者消化道大出血,血压低,护士在右下肢留置浅静脉留置针微泵静注多巴胺, N 班护士交接班巡房,发现患者右小腿静注多巴胺处皮肤发红,有回血,无肿胀,立即拔除。局部外涂赛肤润,抬高右下肢。 1 、下肢输液; 2 、外渗后无及时处理。主要内容一、药物外渗 / 渗出的概念及分级二、临床致渗漏性外渗损伤的药物种类三、药物外渗的影响因素及临床表现四、药物外渗的处理与预防五、总结一、药物外渗 / 渗出的概念 药物渗出 infiltration of drug 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药物外渗 extravasation of drug 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药物外溢 spill of drug 在药物配置及使用过程中,药物意外溢出暴露于环境中,如皮肤表面、台面、地面等。药物渗出的分级0 级: 没有症状1 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 <2.5cm ,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2 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在 2.5-15cm 之间,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3 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 >15cm皮肤发凉,轻到中等程度的疼痛根据 INS 的标准,将药物外渗分为 5级 4 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出;可凹陷性水肿皮肤变色、有淤伤、肿胀水肿范围的最小处直径 >15cm ,循环障碍,中等到重等程度疼痛,任何容量的血制品、刺激性、腐蚀性液体的渗出药物渗出的分级二、临床致渗漏性外渗损伤的药物种类1 、血管收缩药物:多巴胺、垂体后叶素等2 、血管刺激性药物:葡萄糖酸钙、氯化钙、氯化钾等3 、高渗性药物: 20% 甘露醇、 50% 葡萄糖、脂肪乳、 TPN等4 、化疗药物:阿霉素、表阿霉素、紫杉醇、柔红霉素、长春新碱等三、药物外渗的影响因素护士因素护士因素疾病因素疾病因素药物性质药物性质生理解剖生理解剖药物外渗的因素1 、生理解剖因素① 老年人血管硬化或脆性大,血流缓慢,药物起始局部药液浓度相对高,刺激作用增强。② 小儿血管壁薄,血管腔细小,比成人更容易受到药物的化学刺激三、药物外渗的影响因素2 、疾病因素① 昏迷、休克、肺心病:微循环障碍,血管通透性增加。② 癌症患者反复化疗,血管脆性增加。③ 糖尿病:糖、脂肪代谢障碍,致外周血管病变。④ 静脉压增高:如静脉血栓、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及乳癌术后三、药物外渗的影响因素3 、药物性质① 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