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笔花鸟画江寻第一章 工笔花鸟画简介 教学目的:使学生从总体上对中国工笔花鸟画有一个概况的认识,树立一些基本观念,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对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美学思想有一个完整的认识。重点难点: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点、风格规律、美学思想。教学过程: ⑴概述 ⑵ 唐、五代、两宋的工笔花鸟画 ⑶ 元、明、清的工笔花鸟画 ⑷ 近、现代及当代的工笔花鸟画一 、概 述 中国花鸟画从总体上讲可分为工笔、意笔两种风格流派,其中工笔花鸟画的产生、发展较意笔花鸟画要早得多。工笔花鸟画在中国的绘画艺术宝库中有着其独特的、不可忽视的地位,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是历史的缩影,是一个时代精神、面貌的体现。研究它,继承它,对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共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工笔花鸟画产生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并从一个侧面反映着不同时期人们审美意识形态的变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面对大千世界中千姿百态的客观事物,从朴素的描绘到具有深厚的内涵,从追求形到追求韵,无处不流露出画家所具有的内在的精神气质,是一种人格的美。工笔花鸟画从画面的布景陪衬到形成独立而完整的画科、是人们审美意识形态发展的结果。与写意花鸟画相比,工笔花鸟画从表现形式上追求精细,对形象的塑造力求精微,表现手法上力求完美无缺,生动自然。对格调的追求上与写意相同,力求清新典雅,古朴凝练。技法上虽上但求其写,以下其形而达到传其神的目的。 工笔花鸟画的雏形可上溯到战国时期。稍晚些时代的长沙马王堆 1 号汉墓出土的帛画,便是一幅较有代表性的早期工笔重彩画,其中便有鸟兽的形象,造型十分生动。晋代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有游龙、飞鸟的形象,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有荷花、牡丹、人、鹤的形象,但这些花鸟的形象都是作为人物的背景出现的,然而这一切都为花鸟画的产生奠定了一个人文基础。二 唐、五代、两宋的工笔花鸟画 唐、五代、两宋是工笔花鸟画的确立、形成、发展、成熟时期。特别是五代、两宋是上笔花鸟画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时期。 唐代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个繁荣时期,在这一时期里出现了许多文化艺术的高峰。如:诗歌,书法等等。工笔花鸟画也是在这个时期逐步确立形成起来的,与山水画一起从单纯的人物画配景中脱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画科。唐代的工笔花鸟画最初从形式技法上看以工笔青绿重彩为主,风格朴素、单纯,为工笔花鸟画的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