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体验,真切表达写活人物心理教学反思松溪二中 金霞(2017.6.9)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强调“写作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世界进行观察、思考、表达、评价的能力”。初中作文教学的方向是“要求学生说真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语文教师只有恰当地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教会学生真情体验,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才能做到真切表达,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初中语文真情体验,真切表达作文教学研究”的课题研究, 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情境或参与主题系列活动,获取一定的生活体验,激发表达的热情和欲望,并能借助作文展示情境体验的成果,从而在实际的运用中提高作文能力和激发作文兴趣,使作文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倾吐情感的过程。 在这课题研究的背景下,这节课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创境生情——引动体验——感悟内化——自主作文评价”四步教学法一、创境生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要依赖于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内驱力,因此,作文教学要求新,不落俗套,要把学生的作文兴趣激发出来。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尊重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自觉性、自立性、创造性,把写作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因而一上课我没有借助心理描写经典案例的引导,而是直接创设了猜谜的情境,为了满足不同写作心理的需要的,在两个谜面的选择上先易后难,使学生充分体验。特别是第二个谜语,在没有给出提示前,很多孩子想出谜底是有难度,在有了思考答案未果这样的心理体验后,我再图片提示,学生恍然大悟,心理体验更丰富,更立体。二、引动体验充分地激趣,真切体验后,紧接着,我让有不同心理体验的学生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有顺利猜出谜语的孩子很激动、兴奋,自豪,没猜出的同学则是紧张,失落。有的孩子还能将猜第一个简单的谜语与第二个进行对比,体验真切,生动。由于时间的关系,很多孩子的心理感受没有机会一一说出,于是,在这样的一种不吐不快的真切体验下,我巧妙地将教学引入下一环节。三、感悟内化为了不影响学生写作的兴趣,充分了解学生的写作基础,在后面的作文指导环节中更有针对性,提高实效性,我大胆尝试,先不做写法的教条式指导,只是让学生动用以往的写作经验,用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