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解题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县。谢眺楼:南北朝时齐朝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在宣城外陵阳山上所建的一座楼,人称谢眺楼,也称北楼。校书:官名,校书郎的简称。云:李云。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弃:抛弃。抛弃我而离去的,是那无可拘留的昨日时光;扰乱我不得安宁的,是眼前诸多的烦恼和惆怅。 开首二句,不写叙别,不写楼,却直抒郁结,道出心中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酣高楼:在谢眺楼上畅饮。万里长风送走一群群的秋雁,面对此景,正好畅饮于高高的楼上。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由衷地赞美汉家文章建安风骨,更喜爱小谢这种清新秀发的诗风。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俱:都。都怀有无限的雅兴心高欲飞,要到那九天之上将明月把弄。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仍流,用酒销愁更添愁。 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矛盾的心情,也是千百年来描绘愁绪的名言。最贴切的形容了诗人当时不得志的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人生坎坷总是不能称意呀,倒不如披着散发去江湖中放舟。 身在浊世,烦恼剪不断理还乱。当诗人的理想与黑暗的现实产生矛盾之时却又无法发泄。可贵的是作者虽然精神上承受着苦闷的重压,但却并未因此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全诗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正如在悲怆的乐曲中奏出了高昂乐观的音调。 诗中蕴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如奔腾的江河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完美结合。 整体赏析 词,就是有曲谱的歌词,是一种密切配合音乐用以歌唱的抒情诗体。源于唐初,宋朝大盛。主要分为豪放、婉约两大流派。 渔 家 傲范仲淹 范仲淹 (969 - 1052) ,字希文,江苏吴县人。庆历三年七月,授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改革,因守旧派阻挠而未果。次年罢政,自请外任,历知州、邓州、杭州、青州。卒谥文正。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杰然可观。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 .作者简介: 解题:宋仁宗康定元年 , 作者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抵御西夏发动的战争。他在西北边塞生活达四年之久,对边地生活与士兵的疾苦有较深的理解,治军也颇有成效。当地民谣说道:“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这首词就作于此时,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愿,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