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主要说的是成才之路成千上万,成功的标准千变万化。成功可以是物质上的有地位有钱可以管人,也可以是精神上的被人信任和肯定或是满足与快乐的生活体验。作者对其定义是:不断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如果大家都这样假设的话,作者说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和谐,我们的心态就会更积极。作者已经是成功人士了,站在他这样的高度看世界,全世界都朝着他笑,他可以很轻松地说这些漂亮的话做想做的事而不需要瞻前顾后看别人眼色。相反我们呢?从小就教育天道酬勤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而当我们直面社会发觉那些品质似乎都跟成功似乎没有关联,还不许我们失望不许困惑。是我们太傻了一根筋地把成功等同于名利双收,所以我们不快乐。如果调整心态满足做一名园丁或者做公司里的一颗螺丝钉,我们便身心和谐了,我们便也是成功者了。心满意足安枕于自己的小世界固然很好,世俗上的成功也让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蠢蠢欲动。请不要刻意贬低对于地位财富的追求,毕竟在现世有了这些东西作基石人才更稳固更有底气。第二章:价值观作者认为最重要的品质是诚信。通过著名心理学实验后,我最难舍弃的是:自由、信仰、平等和健康。一个人若是有所敬畏我相信一定会诚实,所以没有选择诚信。在学习心理学时,老师说出于一种人的心理定势,如果某人大谈贪污腐败,那么他心理一定有鬼。现世的例子是上海曾经的市长。如果老拿诚信说事的,也许这正是一个最不讲诚信的时代,呵呵。作者的一个观点我非常赞同:或许你无法改变社会上的不良习气,但你至少可以选择与你价值观相容的公司,你可以选择那些重视诚信的行业或公司,你可以选择遵守自己的原则。我所现在的公司在似乎与我所要的全部格格不入。我不原意妥协可我也不愿意自动放弃成功的机会。我非常迷茫,心里难受得很,感觉有东西堵在胸口出不来也下不去。节后,我准备越级和领导讨论我的想法。最坏的后果我也想过了,但我已经下定决定,我已经那么多次违背自己的心愿,咬紧牙关地忍,这一次Ineedtofollowmyheart(也是本书的最后一句话)不清楚领导为什么会发这样的书给我们看,是希望我们一心一意地做阿Q呢,还是期待着我们的改变呢?第三章:态度/积极主动。作者说态度中最重要的是积极主动,在阐述了其重要性后又分解了7个步骤使大家可以照样循序渐进。我想这是我身上最缺乏的特质了。我所受的教育是孔融让梨,尊老爱幼,要谨小慎微不能飞扬张狂取得成绩也要谦虚这才使人进步么。作者说到“公平”,他说确实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是你可以选择、可以改变、可以最大化你影响力的部分。对比自己,我老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却忘记现在能熠熠闪烁的不仅仅只有金子,还有电灯泡还有会反射其他光源的镜子等等。光芒四射中,“贵人”难免眼花缭乱看不清。一厢情愿地把坐等伯乐,不仅不现实也是对自己的极端不负责。我已经与领导约定了谈话时间,结果是否能称心如意我并不知道,但至少我已经迈出了积极主动的第一步。表达自己的成绩和想法以及对未来的期许。第四章:态度/同理心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方面我自觉可以打90分。我是太考虑别人的感受太替别人着想了,遇到冲突只要不危及底线,总是让步。点点滴滴积累起来,便搞得自己很累很委屈。大概也正因为我所表现出来的“与世无争”很好说话,机会便老是擦肩而过了。作者说要想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得怎样对待别人。这话挺功利。如果关心爱护都是为了得到别人回报,那就多少显得不真诚。而真诚作者说是同理心中的基础,赫赫新的一年里,我要加强对自己的同理心。第五章:态度/自信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我们是谁,而是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一个自信自觉的人会从成功立获得自信从失败里增加自觉。可能是批评听的太多了,我的一位同事会在年终考核里自认技术上的欠缺有待改进。而在我眼里她具备的知识技术能力应付现今的工作绰绰有余。如前面积极主动所说的一样,造成我们自信心不足,与打小被熏陶的学校、家庭教育分布开,它们都要求我们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自命不凡取得成绩也不要自吹自擂。一个自卑的人要一夜之间改变面貌不太实际,但可以学习模仿自我鼓励。在交换技能的网站上,我没想到会讲上海话也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