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冲击地压评价的综合指数法使用说明VIP免费

冲击地压评价的综合指数法使用说明_第1页
1/10
冲击地压评价的综合指数法使用说明_第2页
2/10
冲击地压评价的综合指数法使用说明_第3页
3/10
综合指数法使用说明1.概念冲击地压影响因素众多,有地质的因素,也有采矿的因素。在地质类因素中,如果某个矿井曾经发生过冲击地压,则能够表明该矿井具备发生冲击地压的充分必要条件,发生次数越多,则冲击地压危险越高;开采深度越大,则围岩应力水平及冲击地压危险越高;上覆裂隙带内坚硬厚层岩层距煤层的距离越近,则顶板运动断裂时产生的震动对冲击地压的影响越大;煤层上方 100m 范围顶板岩层厚度特征越明显,则储存和释放弹性能的能力越强,对冲击地压危险的影响越大;开采区域内构造引起的应力增量越高,对冲击地压的影响越大;煤的单轴抗压强度越高,煤体的完整性越好,煤体越容易冲击破坏;煤的弹性能指数越大,其储存弹性能的能力越强、冲击破坏的强度越大。在采矿类因素中,如果提前进行保护层开采,可以降低冲击地压危险,如果保护层的卸压程度越高,则冲击地压危险越低;如果在上保护层开采遗留的煤柱下方区域开采,则离煤柱的水平距离越近,则冲击地压危险越高;如果工作面为实体煤工作面,则比临近采空区的工作面冲击地压危险低,如果为孤岛工作面则冲击地压危险高;如果工作面长度过小则可引起两端头拐角煤柱产生的集中应力叠加,引起冲击地压危险上升;如果区段煤柱宽度留设不合理,则可产生应力过度升高的情况,增大冲击地压危险;如果巷道留有底煤,则可在水平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底鼓冲击破坏;当巷道、工作面向采空区、断层、向斜、背斜、煤层侵蚀、合层或厚度变化区域掘进或回采时,可造成超前支承应力与采空区边缘集中应力或构造应力的叠加,将会增大冲击地压的危险。在统计已发生的冲击地压灾害的基础上,分析各种地质因素和开采技术因素对冲击地压发生的影响,确定各种因素的影响权重,得到冲击危险综合指数,基于对冲击地压危险性进行预测与等级划分,该方法称为综合指数法。综合指数法由窦林名教授提出并实施应用,后由窦林名、牟宗龙教授做简单修改。其他学者提出的综合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不能称为综合指数法。综合指数法在分析已发生的近 200 次冲击地压事故的基础上,通过严格的数学统计方法得到开采区域的地质类和采矿类因素对冲击地压发生影响的权重,分别计算得出两者的危险指数,并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最终的冲击地压危险综合指数,依此对工作面冲击地压危险性进行评价,确定开采区域的冲击地压危险等级、状态和防治对策。这是一种宏观角度的评价方法,可用于对矿井水平、采区、采掘工作面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冲击地压评价的综合指数法使用说明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