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学1、卵黄囊 是人类最初的造血组织。血岛 是人类最初的造血中心。2、造血正向调控 的细胞因子:干细胞因子(SCF );集落刺激因子(CSF );白细胞介素3(IL-3 )。造血负向调控 的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 β);肿瘤坏死因子-α、β(TNF- α、β);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干扰素α、β、γ(interferon- α、β、γ,IFN- α、β、γ);趋化因子( CK)3、有丝分裂是血细胞分裂的主要形式。巨核细胞则是以连续双倍增殖DNA 的方式,属多倍体细胞。4、血细胞发育成熟中的形态演变规律(1).细胞胞体由大逐渐变小(巨核细胞相反,由小变大)(2).细胞浆颜色由深逐渐变浅(中幼红 细胞阶段胞浆血红蛋白合成明显,故颜色发红 )(3).红系统胞浆中无颗粒,粒系统到中幼阶段颗粒开始出现特异性颗粒(嗜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改变(4).中幼阶段核仁消失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五级估计标准增生程度成熟红细胞: 有核细胞有核细胞均数 /Hp 常见病例增生极度活跃1:1 >100 各种白血病增生明显活跃10 :1 50~100 各种白血病、 增生性贫血增生活跃20 :120 ~50正常骨髓象、 某些贫血增生减低50 :1 5~10 造血功能低下增生极度减低200 :1 <5 再生障碍性贫血5、原粒胞质少,透明天兰色,无颗粒,早幼胞质多含紫红色非特异性的嗜天青颗粒。6、原红边际有钝状或瘤状突起,有核周淡染区,网织红内含嗜碱性物质,7、单核细胞进入组织内形成巨噬细胞。8、正常骨髓片中原巨核为0(多为产板巨),一张正常血片中可见巨核细胞为7— 35 个。9、核发育落后于胞质,即幼核老质(巨幼红细胞贫血);胞质发育落后于核,即老核幼质(缺铁性贫血)。核质发育不平衡(Pelger- Huё t 畸形 )*MDS 病态造血 时,可出现 小巨核细胞 ,核浆发育失衡(老浆幼核)、粒细胞中颗粒过少或过多 、 Pelger- Huё t 异常 。10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红细胞可呈裂细胞11 、对 红细胞膜 起屏障 和保持内环境稳定作用的是磷脂和胆固醇12 、过氧化物酶(pox)染色:阳性结果为胞质内出现棕黑色颗粒 。正常时, 原粒阴性 ,自早幼粒细胞至成熟中性粒细胞均呈阳性反应。嗜碱阴性, 嗜酸阳性最强, 单核只有幼单和单核呈弱阳性反应,其它除吞噬细胞有阳性外都是阴性反应。异常时,急粒原粒( +)。急性早幼粒(强 +)13 、过碘酸 ---雪夫氏反应(糖原染色、PAS ):阳性结果为胞质内出现红色颗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