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申请表技术名称:动静脉内瘘技术申请科室:外三科技术负责人:龙春申请时间: 2011-12-08 六盘水安居医院制..填表说明一、院内凡申请新技术临床试用的科室,均应填报本表。二、本表分为“技术的基本情况”、“申请科室开展该项技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技术临床应用效果评价”、“申请开展该项技术的科室承诺”、“审批意见”及“需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等6 个部分。三、申请科室应如实填写,不够可另附页。四、本表一式二份,一份由医务处留存,一份由申请科室留存。..一、技术的基本情况1. 技术原理:(包括技术方法、所采用的仪器设备及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等)动 静 脉 内 瘘 是 一 种 血 管 吻 合 的 小 手 术 , 将 前 臂 靠 近 手 腕部 位 的 动 脉 和 邻 近 的 。静 脉 作 一 缝 合 , 使 吻 合 后 的 静 脉 中 流动 着 动 脉 血 , 形 成 一 个 动 静 脉 内 瘘 。原 理 是 把 肢 体 远 端 头 静 脉 桡 动 脉 分 别 游 离 结 扎 离 断 近心 端 吻 合 从 而 形 成 动 静 脉 内 瘘 。..2. 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和准入情况:(包括该项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时间、范围、例数及获得相关监督管理部门的准入情况)血管通路的发展伴随血液透析技术的进步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机。最初人们用注射器采血注入透析器,由此带来的问题可想而知。后来又采用直接切开动静脉进行连续透析,当时的透析只限于抢救急性肾衰和中毒,且由于血管通路技术和透析技术的落后,抢救成功率很低。1951 年 Shalon 采用动静脉直接穿刺法进行血液透析,提高了治疗效果, 但不适合长期透析的患者。1960Quinton和和 Scribner创建了动静脉外瘘, 首次建立了动静脉的连续循环,这是血液透析通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1966 年 Brescia及 Cimino 建立了动静脉外瘘,使血液透析及血管通路技术进入了新纪元。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一种最重要的永久性血管通路,一直沿用至今。1961 年,建立股静脉插管,此后相继出现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1988 年首先报道了用Cuff导管作为长期血管通路的方法,使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提高,移植血管内瘘和高分子和高分子合成材料制成的人造血管内瘘被使用,这对于那些缺乏静脉条件创建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患者而言是一个很好的选择。..3. 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