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 12 个)汇总一、之(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代人,大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如: 今方来,吾欲辱之(代词,他,代晏子)2.代人,第一人称,译为“我、我们”如: 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词,我,代蒋氏)3.代物, 译为“它 (它们)”如:而置之其坐 ( 代词, 它,代量好的尺码)4. 代事,可译为“⋯⋯ 的事”或“这件事”如: 肉食者谋之(代词,这件事,代迎战齐军一事)5.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如: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二)作动词,常用于表示处所的词语前,译为“去、往、到、到⋯⋯ 去”。如: 辍耕之垄上(到,到⋯⋯ 去)(三)助词1.结构助词“的”如:小大之狱( .结构助词“的”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意义。如: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3.宾语前置的标志。如:何陋之有4.定语后置的标志。如:居庙堂之高5.音节助词或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如:怅恨久之练习:1.而置之其坐( 代词,代量好的尺码)2.而忘操之( 代词,代量好的尺码)3.反归取之( 代词,代量好的尺码)4.何不试之以足(代词,代鞋)5.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代词,代剑 )6.昂首观之( 代词 ,代群鹤舞空的景象)7.驱之别院(代词 ,代蛤蟆)8.观之正浓( 代词 ,代二虫斗草间)9.则以钳搏之( 代词 ,代子方虫)10.土人谓之“傍不肯” (代词 ,它,代子方虫的天敌)11.钱帅登之( 代词,代郑在建的木塔)12.乃以瓦布之(代词 ,代木塔)13.便实钉之(代词 ,代木板 )14.学而时习之(代词,代学到的知识)15. 诲女知之乎( 代词 ,指孔子的训言)16. 知之为知之( 代词 ,代事物)17.孔文子何以谓之 ‘文 '也(代词,他,代孔文子) 18.默而识之 (代词 ,代学习所得到的东西)19.择其善者而从之(代词,代优点)20.其不善者而改之(代词 ,代缺点)21.复投之( 代词,代骨头)22.又数刀毙之(代词,代狼)23.蹄之( 代词,它,代虎)24.放之山下(代词,它,代驴)25.计之曰( 代词,这件事,代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 26.虎见之( 代词 ,它,代驴 )27.稍出近之( 代词,它,代驴)28.然往来视之( 代词 ,它,代驴)29.主人处处款之( 第一人称代词,我们)30.楚王闻之( 代词,代晏子将使楚这个消息)31.吾欲辱之 (代词,他,代晏子 ) 32.婴闻之 ( 代词 ,这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