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2007 年十大热门管理话题推荐 2007 年,对于管理学界来说, 似乎是平静的一年。 在这一年中没有诞生 “蓝海战略 ”、“世界是平的 ”这样振聋发聩的管理学说; WEB2.0 没有在一年之间带给互联网翻天覆地的变化; 企业社会责任已经被很多组织或主动或被动地纳入其使命;“中国制造 ”就像套在中国经济上的金圈,好看,但总有应付不完的“紧箍咒 ”。但整理过去一年《中外管理》 的报道, 我们依然可以发现很多跟企业发展战略休戚相关的管理关键词, 它们或者预示着新的企业战略、或者已经成为一种企业管理的最佳实践、甚至是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一、管理文明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排污、耗能国;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后,企业纷纷裁员;中国玩具企业在 2007 年遭受的重创等经济事件说明,中国的企业管理水平的发展远远与经济实力及全球责任不匹配。中国改革开放30 年,中国企业从对管理的无知到认识, 再到深刻反省, 接下来是否能在经济领域承担建立起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任呢?“管理文明 ”,意味着不再满足于单一某方面的增长与成长,而是企业管理全面、体系性的提高,同时意味着企业基于自身战略,将对社会进步承担更多责任,贡献更多价值。中国企业家正在受到管理文明整体贫弱的困扰,这导致高效率却疏于责任, 高成长却倍受质疑。 “三十而立 ”,中国企业应在文明与成熟中,为持续健康成长,赢得市场、利润,同时赢得尊重而努力。二、 “国学 ”式管理国学热是个社会话题,更是个管理话题。在过去的几年中, 不断有学者或企业家不遗余力地将中国的古代经典跟现代管理结合起来。古典小说成为管理案例; 诸子学说成为管理理论。 2007 年,由于 “百家讲坛 ”等电视节目的推动, “国学 ”热更是到达了一个新的沸点。企业培训中“国学”更成为热门的课程。但 “国学 ”到底是什么?好像还没有什么定论。企业家到底从“国学”中学什么?恐怕多数人还感到茫然。但有一点共识是,“国学 ”论“道”,这对于浮躁的管理学界,对于过于追求 “技术”取胜的管理理论来说,是值得企业管理者们认真思考的。三、后奥运战略在 11 月 5 日结束的第 16 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上, “后奥运战略 ”,这个年会主题之一,成为与会者热烈讨论的话题。2008 年,对中国,远不只是时间概念,或体育概念,更是一个经济概念,所有与“奥运会 ”相关的事物都成为了各商家眼里最热的卖点。但随着奥运会的日益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