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知识点【绪论】1.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对健康的概念是: “健康 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2. 卫生学 是在 “预防为主” 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以人群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阐明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提出利用有益环境因素和控制有害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及预防对策的理论根据和实施原则,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3. 环境 是指围绕人类周围的空间,还包括这个空间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存在的各个因素。环境通常狭义地 限定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卫生学长期以来以研究自然环境为主,并人为地将其划分为生活环境和职业环境。4. 从预防医学的意义上定义环境,环境是指人体外的全部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与生物因素及有关的行为因素,而不包括不可改变的自然环境。5.健康在人类发展的重要地位已得到广泛认可。为此,我国政府近来提出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卫生工作战略目标。6.我国卫生工作的三级预防策略:第一级预防也称病因预防; 第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或 “三早预防” ;第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 (了解即可)【第一章 】7. WHO 公共卫生专家委员会认为: “ 环境 是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它包括了两大部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8. 自然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与生产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的总体, 包括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9. 生物圈的范围大致包括了12km 深的地壳、海洋及15km 以内的地表大气层。10. WHO 最近从环境可影响人类健康的意义上对环境下的定义:指人体外的全部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以及有关的行为因素。11. 自然环境可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选择)项目原生环境次生环境定义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对健康的有益影响清洁的空气、水、土壤及适宜的阳光照射和小改造环境过程重视生态平衡,使其优于原生环存,有益人类健康对健康的不良影响某些地区水、土中某种微量元素过多或过少而性疾病(地方病)改造环境或生活、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12.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