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一个中国海盗的心愿第 1 页 共 8 页卷首语:一个中国海盗的心愿撰文/单之蔷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09 年 4 月卷首语咚⋯⋯咚⋯⋯有人敲门,我知道送书的来了。我在当当网上买的几本书:《倭变事略》 、《筹海图编》⋯⋯,这是几本记录明代嘉靖年间倭寇事情的书。这些天来,我不断地买书查书,书都是关于当年倭寇的书。我被一个疑问紧紧地抓住了,欲罢不能。我在网上看到一段关于倭寇的文字,写的是倭寇的首领王直被杀时的情景,王直不是日本人,而是安徽歙县人,这让我很惊讶。 倭寇的首领竟然不是日本人?我可是从小在教科书中读着戚继光抗倭的英雄事迹长大的。一种强烈的愿望让我去了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找来一册册明史,看那些抗倭名将的传略,不仅仅是戚继光,还有朱纨、胡宗宪、俞大猷、曹邦宪、唐顺之等等, 我要在其中找这些抗倭名宦和名将打了哪些仗,杀了哪些倭寇; 我又找到了当年的一些书, 《倭变事略》、《筹海图编》便是其中的两本。《筹海图编》 是明代江苏昆山人郑若曾所著,他曾被浙江巡抚平倭的总督胡宗宪招至幕下,亲自参与了平倭的过程。他的书当属记实,或者说具有权威性。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擒获王直”一章,“王直(有的称汪直) ,歙人也。少落魄,有任侠气。及壮,多智略,善施舆,以故人宗信之”⋯⋯王直曾与朋友一起商量去海外经商谋生,原因是“中国法度森严,动辄触禁,孰与海外乎逍遥哉?”后来王直去广东,造巨舰,运载着一些生丝和硝磺等,去日本、暹罗、西洋诸国,五六年的时间,王直就发了大财。嘉靖十九年( 1540 年),王直与李光头、许栋等商人在宁波的双屿岛与佛郎机(葡萄牙)、倭人(日本)开展贸易。《明史》中说他们“踞宁波之双屿岛(今六横岛和佛渡岛)为之主。”当时的双屿岛被中日历史学家称为“16 世纪的上海” ,全球的商品、财富在这里交换、中转、集散,来自日本、西班牙的白银通过这里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由这里进入世界。这里很像香港——一个世界自由贸易区。1524— 1547 年,这个经济特区、自由贸易港迅速发展起来,葡萄牙人在上面建立了教堂、医院、市政厅等,岛上居民多达数千人,其中葡萄牙人占一半,此外还有各国的商人。但明王朝实行海禁,禁止海上的自由贸易,朱元璋定的规矩是“片板不许入海”。双屿岛,在朝廷的眼里便是“倭寇”盘踞之地。不久,主管浙江、福建海防军务的巡抚朱纨派大军进攻双屿岛,一番激战,双屿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