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原理》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本节课的教材依据是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二专题二第二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原电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种装置,也是化学与能源相联系的很关键的内容,这些知识不但能让学生大开眼界,而且还能为环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教学内涵,所以这部分知识是应该以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在设计本节课教学时遵循新课改的理念,引导学生从一个水果电池引入电池的内容,这样能激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好奇心,可以达到教学创设情境的需要。在上课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设计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环境。本节课主体采用“搜集相关知识—实验操作—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的学习方法,在实验探究中学习原电池的概念及构成条件。让学生在“做中学”。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能源与化学能之间的关系;能设计简单的原电池。2. 过程与方法:利用实验探究方法学习原电池的原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学习原电池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运用。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能够感觉到能源危机,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作用。三、教学重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四、教学难点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及电极反应;电子流向和电流方向。五、教学手段讲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六、课前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准备实验学生做好适当预习准备七、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番茄电池”引课取一个熟透的番茄,在番茄里平行地插入铜片和锌片,用导线将铜片与锌片及电流表相连,可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好奇,有一种想自己来试一试的想法,有同学主动上来感受水果电池产生的电流。学生们在生活中已接 触 过 各 种 各 样 的 电池,但番茄也能制出电池!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带着高涨的学习情绪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分析水果电池的工作原理。1、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材料。2、有水果汁起到电解质作用,作为一部分导线使用。3、形成闭合回路。4、能自发发生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聆听,想,对水果电池有自己的想法, 有同学提出, 为什么要同时满足这四个条件,只有其中的一个或两个不行吗还有的同学提出果汁起到导线的作用是不是太不实在了,我们并没有看到导线在哪儿,只看到一个水果而已; 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本就不相信是水果产生了电流, 以为是教师做了什么手脚。用水果电池引入电流后,自然就会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