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双极电凝镊简介VIP免费

双极电凝镊简介_第1页
1/17
双极电凝镊简介_第2页
2/17
双极电凝镊简介_第3页
3/17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11 双极电凝镊简介一、历史电凝用于外科止血起源很早,用于手术的电流为高频电流(频率每秒数千周到2 兆周以上 )。应用高频电流, 即使电压高达数千伏,亦可安全通过人体,不引起神经或肌肉反应。利用高频电流的热效应,使血管壁脱水皱缩、血管内血液凝固,并使血管与血凝块互融为一体,而达到有效止血目的。1926 年 Cushing 在 Bovie 协助下,创用高频电流于脑外科,至今高频电灼器或电刀已成为手术室常备器械之一。电凝器系采用振荡管或火花间隙放电装置来产生手术所需的高频电流。最初应用及至今仍被常用的电凝方法为“单极电凝” ,即将一面积较大的金属板与病人臀部接触作为电极之一,称为病人电极或无效电极;另一电极则与止血器械连接起电凝作用,称为手术电极或有效电极。使用单极电凝时电流通过病人身体,其热效应的大小取决于电极与身体组织接触面的大小,即单位面积电流量(电流密度 )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成反比。无效电极的金属板与身体接触面积甚大,单位面积的电流量甚小,故对组织无热灼作用。有效电极用于止血或切割时与组织的接触面甚小,电流密度甚大, 则产生热灼止血或切割作用。单极电凝还可与多种手术器械如止血钳、镊子、 吸引器、 手术刀或钢丝圈套等接触而起到止血或切割等多种用途;但其所需电量大,热扩散范围大,对周围组织损害较大,在距离电切1厘米处尚可见到组织改变,因而单极电凝在重要部位如皮层功能区、重要血管附近及脑干、脊髓、神经根等处不宜应用。双极电凝的问世早在1940 年,它与单极电凝的区别在于取消了与病人臀部接触的无效电极,而将两个电极分别接在一把镊子的两叶片上,此镊子的两叶片之间是绝缘的。应用时电流只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22 经过镊子两尖端之间的组织,故所需电量大为减少,一般只需单极电凝的1/4 到 1/3,在重要部位如脊髓内止血时甚至可将电量减低到不及单极电凝的1/10,因而热的扩散和邻近损害均相应减少。 此外,双极电凝在有液体如生理盐水、脑脊液或血液存在的情况下,能同样地起电凝止血作用,这也是单极电凝所不及的。二、双极电凝在神经外科的应用Greenwood 总结了多年临床应用的经验,指出双极电凝用于脊髓及后颅窝手术有很大优点,由于电流和热的播散局限,在对脊髓表面或脑干表面进行电凝止血,或脊髓切开作电凝止血时,无深部损害。双极电凝的热作用范围小(仅在镊子的两尖端之间),故在止血操作上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双极电凝镊简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