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江残雪1 14 pages of multiple Q14 pages of multiple Q14 pages of multiple Q口腔修复学第一学期复习资料口腔修复学定义用人工装置恢复缺失牙及其辅助组织和颌面部缺损并保持其相应的生理功能的一门科学目的:维护人体牙颌系统的相对稳定开口度:上下中切牙切缘之间的距离。正常人为37— 45mm 下颌侧牙合运动最大范围约为12mm 一般拔牙后3 个月可以开始进行修复临床常用的牙松动度测量和记录的方法1、以牙的松动幅度计算一度松动:松动幅度不超过1mm 二度松动:松动幅度为1— 2mm 三度松动:松动幅度大于2mm 2、以牙的松动方向计算一度松动:仅有唇舌向或颊舌向松动二度松动:唇颊舌向及近远中向均有松动三度松动:唇颊舌向及近远中向松动,并伴有垂直向松动牙体缺损的概念:指各种牙体硬组织不同程度的质地和生理解剖外形的损坏或异常。牙体缺损的病因:龋病 ( 最常见 ) 、牙外伤、磨损、楔状缺损、酸蚀症、发育畸形等。牙体缺损的修复原则(5 点)(简答或论述)1、正确的恢复形态与功能2、备牙时尽量保存组织、保护牙髓生物原则3、修复体应合乎保护组织健康的要求4、修复体应合乎抗力形与固位形要求 ---机械原则5、修复体应满足人们对美的要求 --- 美学原则邻接关系——不同的牙位的接触区不同前牙:近切缘、切龈径>唇舌径双尖牙及磨牙:由近牙合缘逐渐降至冠中1/3 ,近中靠近牙合缘、远中在牙合缘稍下,颊舌径>牙合龈径正常的邻接关系的重要意义:1、防止食物嵌塞2、维持牙位,牙弓形态稳定3、分散牙合力4、利于牙在咀嚼时保持生理运动寒江残雪2 正确恢复牙合面形态和咬合关系是有效地恢复咀嚼功能的基本条件之一修复体与龈边缘的位置龈上 : 磨切牙体少 , 便于检查 , 欠美观龈下 : 美观 , 固位好 , 但菌斑易聚集平齐龈缘 : 兼顾优点修复体龈边缘处的预备形式:(简答或填空)刃状或羽状、 90° 肩台、带斜面肩台(135 ° 肩面 ) 、凹形、带斜面的凹形抗力形:长时间受力不发生破裂、脱位,患牙基牙不折断。固位形:具有增强修复体固位力的几何形态。固位:口腔修复体在行使功能时,抵御各种作用力而不发生移位和脱落的能力。固位原理:摩擦力、约束和约束力、粘结力或粘固力临床上常用的固位形 (选择、填空或简答) 1、环抱固位形是修复体最基本的固位形式,固位力最大2、钉洞固位形深度一般为2 mm 辅助固位钉的直径一般为1 mm左右3、沟固位形固位沟一般深度为1 mm 4、洞固位形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