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施工方案方案一:本工程地下车库建筑面积41940 ㎡,由四条后浇带将底板和顶板分别分成七个板块,东西向三条, 长度分别为、 和,南北向一条, 长度为, 底板和顶板上的水平后浇带总长均为。相应地,地下室外墙上设有七条后浇带,每条长度即为外墙高度,总长。因此,后浇带的数量较多,工程量较大。本工程后浇带均为防止混凝土收缩变形引起裂缝而设置的后浇带,宽度均为800mm,厚度同其两侧相邻结构,即底板 500mm厚,顶板 500mm厚,外墙 300mm厚。一、后浇带的留置后浇带应按设计位置留置,先后浇筑的混凝土界面应垂直于现浇结构平面,在先浇筑的混凝土截面中部设置“U”型止水钢板,止水钢板的“开口”朝迎水面,止水钢板采用短钢筋头与结构钢筋焊接固定。止水钢板上下到现浇结构上下表面采用目专用焊接钢丝网封堵,钢丝网采用角钢或钢筋与结构钢筋焊接而形成的骨架来辅助固定,两片钢丝网连接处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钢丝网与骨架的扎结点间距不大于 50mm。固定止水钢板和钢丝网的钢筋或骨架铁件均不得伸出结构钢筋外表而进入结构钢筋保护层,以防形成渗水通道。钢丝网及其与固定骨架之间的连接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抗冲切能力,固定骨架必须具备足够的整体刚度,确保先浇混凝土不冲破钢丝网,减少后浇带的变形和位移。先浇混凝土浇筑前,在进行隐蔽验收时,应把后浇带的留设作为重点进行检查,检查合格方可浇筑混凝土。底板和顶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当混凝土浇筑至后浇带附近时,应局部调整混凝土的浇筑方向,即先浇筑后浇带侧边,仔细而用力适当地振捣,使其形成相对较稳固的端面后,再往远离后浇带的方向浇筑,避免顺向浇筑对钢丝网形成强大的挤压和猛力的冲击。外墙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的流淌坡度,分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0mm以内,每4h 覆盖一次,当振捣到后浇带两侧时,要细致振捣,且不得过振。后浇带处的配筋可以根据设计要求予以加强。特别地,底板后浇带部位, 在垫层施工时, 沿后浇带纵向留设2%的坡度,在后浇带的端头设积水坑,以便及时排出积水; 在底板垫层浇筑后、钢筋绑扎前做好防水层及局部附加防水层。二、后浇带的保护后浇带设置完成到浇捣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为了防止异物进入,或后浇带钢筋在外力作用下变形,或底板后浇带处防水层受损,对将来混凝土浇筑后的结构质量和抗渗性能造成不利影响, 况且由于后浇带处钢筋密集,一旦发生污染、变形或损坏,清理和修整十分困难,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