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呼吸系统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一、 呼吸系统感染的种类和病原微生物呼吸系统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胸膜及胸膜腔等。呼吸系统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感染,气管以上部位的感染可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及其以下部位的感染可统称为下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习惯上也称为肺部感染。呼吸系统感染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按感染途径可分为流行性、吸入性和血源性;按病变的解剖部位可分为咽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肺炎又可进一步分为大叶性、小叶性和间质性;按获得感染的场所又可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 HAP)。细菌是造成呼吸系统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也是常见的病原体,其次是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和真菌等。2003 年 11 月至 2004 年 12 月,刘又宁教授等对665 例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的病原学作调查。共 7 个城市, 12 个中心。病原体检测阳性率53.1 %( 324 例),其中最常见的细菌为肺炎链球菌(肺双)占10.7 %(69 株),流感嗜血杆菌 9.2 %(59 株)。非典型病原体检出率31.3 %,其中肺炎支原体为20.7 %(126 例),肺炎衣原体 6.6 %( 40 例),嗜肺军团菌5.1 %(31 例)。有否抗生素应用对流感嗜血杆菌分离率有显著影响,曾用抗生素为17.2 %,无用抗生素仅 2.9 %。但对肺双检出则无影响。69 株肺双对阿奇霉素耐药达75.4 %( 52 株)。耐青霉素肺双( PRP)为 20.3 %。对新喹诺酮类(加替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在4.3 %~ 5.8 %。2种以上的病原体混合感染占一定比例11.6 %。 2003 年由中国呼吸学会感染学组进行为期14 个月的成人 CAP病原谱和预后流调, 共有 22个城市 36 所医院参加。致病菌分离阳性率为52.1 %(327 例),最常见的细菌为肺双27.5 %(90株),流感嗜血杆菌 22.9 %(75 株),副流感嗜血杆菌14.1 %(46 株),肺炎克雷伯杆菌 (肺克)10.4 %(34 例)。非典型病原体:肺支38.9 %,肺衣 11.3 %,军团菌 4.0 %。PRP30.7%。耐红霉素占 64.8 %。氟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敏感率≥80%。 CAP病死率 1.1 %( 6 例)。2 2004 年呼研所病原谱与药敏结果:分离细菌1426 株, G-杆菌 913 株( 64.1 %),G+球菌360 株( 25.2%), 念珠菌属 153 株( 10.7 %),白念 111 株;曲霉菌属 39 株。前 5 位 G-杆菌依次为酮绿假单胞菌,非发酵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