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唐诗宋词选读》咏物类、议论抒情类诗歌导学案班级小组学号姓名评价咏物类诗歌鉴赏解题指导概念: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的诗体,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常用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人、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比兴、联想和想象等。鉴赏要义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即意象分析。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③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一、咏物诗的类型1、“托物言志”型。这类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 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如:骆宾王《在狱咏蝉》诗中的“蝉”即是作者的自况,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蒙冤不白的悲愤之情。2、“借物抒情”型。在这类咏物诗中,作者往往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 或包涵生活的哲理, 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中通过描写柳树的风姿,歌颂春风的神奇力量,透露出诗人对春光的热爱之情。二、咏物诗的整体解读——三读1、读标题咏物诗以动植物名称作为标题,如《蝉》(李商隐)、林逋《山园小梅》 、《鹧鸪》(郑谷)、《金钱花》(罗隐)、《石灰吟》(于谦)、《小松》(杜荀鹤)。从标题中我们明确了作者所描述的对象, 理解作者所选取的事物的特性和寓意。2、读作者“知人论世”最早是孟子提出来的,他认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 这才能与古人为友。 对此,后世历代诗文论者多为推崇。“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其人以及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 了解他在什么情况下针对什么东西写作,也就是把诗作与写作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考察。如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出身寒门,因才高位卑,愤激之情,时见纸上。《在狱咏蝉》就是作者在上沭阳县修远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唐诗宋词选读》2012-4-8 编写:张琼桦做题:倪志莲2 / 7 疏论事遭诬下狱期间写的愤激之作。“知人论世”还应充分了解作者的风格流派。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 感情气质、 艺术素养等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趣味,这就形成不同的风格;而思想观点、艺术见解、艺术风格相同或相近的作家所形成的自觉或不自觉的结合体就是流派。3、读注释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