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商城营销最佳策划范本“中地行”就“百利广场”项目的策划及销售部署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及分析, 为了该项目成功推向市场, 为开发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通过多次的沟通, 本策划书就“百利广场”所面临的问题作了深度剖析、解答,敝司专项小组对本项目的市场定位、销售部署、推广部署作出了较为创新的解理和深度的透析。1:区域性商圈深度透析一、 本项目的商圈分析——“地利人和,商权无限”1、海珠区有巨大的区域优势广州市调整规划策略,要把广州建设成为一个“山城田海”的生态城市,“北抑南拓,东移西调” ,把番愚、花都改设为两个区,从而使海珠区成为未来广州五大片区中的都市区。这一策略奠定了海珠为中心城区的地位。一系列的市政基础配套设施把河南河北一江两岸紧紧的连在一起,大大减弱了两岸的差异。海珠区的未来则以“五个中心”为核心而发展:海珠区的未来“五个中心”商业区中心:江南大道,宝岗大道配送中心:广州大道南商务中心:琶洲赤地区科研中心:海珠科技产业园、中山大学、国际生物岛旅游中心:万亩果园而在这“五个中主”中,基础最好,发展最快的就是江南大道、宝岗大道为轴线的海珠商业中心区。而本项目即位于该中心区的核心地带。2、规划的调整带动房地产的快速发展随着广州市对市区的改造及各地产商实力的增强,把目光对准那些因工厂拆迁而在城市中心区留下的少有的大块土地。逐渐形成了以工业大道板块、新港路板块、滨江路板块、广州大道板块、江南大道板块等为主的房地产市场。2001 年上半年,海珠区完成房地产投资额达25。33 亿元,仅次于天河区,居全市第二位。在建的商品住宅408。76 万平方米,占全市在建商品住宅的18。3%,居第二位。由此可见,海珠区在广州市房地产市场的份量。3、人口急增加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结果就是:人口的急剧增加。据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8 海珠区的人口已由1990 年的 70 余万发展到现在的123。73 万人,仅次白云区、番愚区,居广州市第三位,人口密度达到12687 人/KM2 ,仅次于荔湾、越秀、东山三个老城区,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品规模,人口的增加,特别是有效消费人品的增加,必然促进商业市场的繁荣。4、大量的土地资源储备海珠区目前的房地产开发大多集中在海珠区的西部,东部尚有 50 平方公里的农村地带等待开发,发展前景极为乐观。 海珠区的七项市政工程、区政府的东迁及琶州地区的开发必将促进这一地区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