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韩愈及写作背景,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2、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及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重难点)3、理清文章结构,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重难点)4、培养学生尊师重教的思想和谦虚好学的风气第一教时教学要点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疏通字词、熟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 你们每节课都要喊 “老师好” ,用此表示心中对老师的尊重。古人也曾用 “天、 地、君、亲、师”来表达对老师的尊重。除“天”和“地”外,教师是排在国君和父母之后的,可见其重要性。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 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那么,老师的职责是什么?哪些人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我们要向老师学习什么?唐代大文豪韩愈,早在一千多年前就从容不迫地回答了以上这些问题。就让我们走进《师说》,一起感悟“师道”的真谛吧。名人说“师”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 劝学》一日之师 , 终身为父。——关汉卿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师道既尊 , 学风自善。——康有为尊师典故程门立雪北宋大学问家杨时谦虚谨慎,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杨时 40 多岁时与好友游酢一起去向程颐求教,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 一会儿, 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 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得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了。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 杨时不负众望, 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子贡结庐守墓孔子的学生子贡,聪颖好学。一次,一鲁国大夫在人前贬低孔子抬高子贡,子贡非常气愤。 他当即以房子为喻,说老师的围墙高数十丈,屋内富丽堂皇,不是一般人看得到的;而自己不过只有肩高的围墙,一眼就可望尽。(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2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他还把老师孔子比作太阳和月亮,说他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孔子死后,子贡悲痛万分,在孔子墓旁结庐而居,一直守墓六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